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儿发热的辨治论文(2)

2014-05-21 02:52
导读:按语:本例患者素体脾虚,新感外邪,太阳表证未解,外邪内传,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表里同病,用五苓散急则治表,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另加党参

  按语:本例患者素体脾虚,新感外邪,太阳表证未解,外邪内传,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表里同病,用五苓散急则治表,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另加党参、山药、扁豆健脾益气,治素有之疳积,加黄芩、青蒿以清里热。
  4 里热蕴郁,湿热不清
  若低热时间较长,多发生在夏热季节,或伴口臭,纳呆,大便干结,舌苔厚腻,则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用藿朴三仁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案例:李某,男,7岁,2003年5月19日初诊。患儿午后低热1个月,体温37.5~37.7 ℃,至夜不退,晨起热平,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无咳,纳可,二便正常。既往有低热史,血常规正常,舌红、苔微黄腻,脉小数。证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宜清热化湿,芳香辟秽。处方:藿香10 g,佩兰10 g,厚朴6 g,杏仁6 g,薏苡仁30 g,青蒿9 g,白薇9 g,黄芩6 g,猪苓10 g,茯苓10 g,甘草3 g,青皮3 g,陈皮3 g,另甘露消毒丹6 g(包煎)。7剂药后低热基本消退。
  按语:本例患者素有低热史,辨证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宜芳香化湿,兼清里热。
  5 热病日久,气阴两虚
  若体虚多病,感染性疾病后期,发热持续,伴口干,自汗,盗汗,舌红赤少苔,脉细数,属热病日久,气阴两虚,宜青蒿鳖甲汤、生脉饮加减。
  案例:李某,女,12岁,2000年9月27日初诊。发热40 d。患儿不明原因连续发热40 d,须服退热药,热度方渐降,5 h后又寒战高热,已住院35 d,检查血沉68 mm/h,OT试验阳性,腹部B超及CT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拟诊为发热待查、结核病待排。除抗菌素外已用抗痨药1周,未收效。就诊时见患儿体胖形高,面色萎黄,唇甲淡红,热高神清,咽红微咳,纳可,大便三天一次,舌胖红、苔白厚腻,脉浮濡带数。证属邪热久羁,表证未罢,先拟和解通阳退热,柴胡桂枝汤出入,治后仍壮热不退,反而便下清稀3次/d,畏寒,神静,脉沉细,故辨为少阴发热,选用附子汤加减治疗未果 。再诊时纳转呆,神萎乏力,苔薄白腻,热发则寒热往来如疟状,邪热与湿胶滞于里,证属湿温,改用达原饮出入和解、燥湿、退热。处方:草果6 g,常山6 g,黄芩9 g,焦白术9 g,党参10 g,柴胡6 g,厚朴6 g,青蒿9 g,白薇9 g,姜半夏9 g。服3剂。复诊时,发热如前,服退热药后12 h热又升,神萎肢软无力,舌前部苔净、中薄白、根黑腻,舌转红绛,脉沉细尺弱。湿浊渐化,久热气阴虚耗,邪已入营,转拟青蒿鳖甲汤出入。处方:青蒿10 g,炙鳖甲12 g,党参1

上一篇:浅谈重型颅脑减速性损伤的救治体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