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2)
2014-06-04 01:06
导读:4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4.1 CT平扫观察和测量关节突形态及关节角 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CT平扫来观察和测量腰椎关节突关节面形态及关节突
4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4.1 CT平扫观察和测量关节突形态及关节角
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CT平扫来观察和测量腰椎关节突关节面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大小。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CT诊断方法由Grobler推荐,即经过相应的椎间隙的下位椎体,平行于下位椎体终板的扫描层面。此面经过上关节面的基部,层面上可以观察到最大的关节经线,这对研究小关节具有代表性[8]。在下腰椎CT片椎间隙层面上,腰椎下关节突关节面前后两端点连线与同椎体正中矢状线的夹角称为关节突关节角[7]。多
数学者认为,当双侧关节突关节角的差值大于10°时即视为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而有的作者定义为5°。据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的形态和相互关系,刘旭林等[9]将关节突关节分为4种类型,I型:平行型,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直线平行;Ⅱ型:环抱型,上关节突关节面呈弧形且凹面较大,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相应的弧形凸面,为上关节突所环抱;Ⅲ型:反环抱型,与Ⅱ型相反,下关节突包绕上关节突;Ⅳ型:双环抱型,上下关节突均分为内外两部分,一部分环抱相应的关节突,而另一部分则被相应的关节突所环抱,关节突关节间隙呈“S”形弯曲状。
4.2 腰椎关节突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目前仍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退变有显著的相关性。Park等[10]的研究发现,在腰椎极外侧型和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中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程度和椎间盘退变程度有明显差异,他们认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程度和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差异可能是椎间盘从极外侧或后外侧突出的关键因素。Karacan等[11]在测量了6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等体形指标和关节突关节角后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及矢状方向的关节面发生率较高,在身材较高的患者中这种改变更为明显。Okuda等[12]在回顾性分析了因L4退变性滑脱而行L4~5后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发现:L3椎板的水平方向和L3~4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同时存在有可能是术后L3、4椎间盘加速退变所引起的神经症状加剧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不存在相关性[13]。他们认为,下腰椎高发椎间盘突出是应力所致,这是由脊柱特殊结构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