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楮实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论文(2)
2014-08-11 01:07
导读:1.4.2 清除DPPH·自由基〔8〕 DPPH·自由基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在有机溶剂中呈紫色,在517 nm波长有较大吸收,当加入抗氧化剂一部分自由基被清除,使得在
1.4.2 清除DPPH·自由基〔8〕
DPPH·自由基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在有机溶剂中呈紫色,在517 nm波长有较大吸收,当加入抗氧化剂一部分自由基被清除,使得在该波长下吸收减弱,可借此来评价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取各萃取物50 m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取粗多糖50 m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25 ml,配制得2 mg/ml的各样品质量浓度,再以该质量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以无水乙醇配制0.16 mmol/L DPPH·溶液,避光保存。取3 ml待测样品溶液加入3 ml DPPH·溶液于25℃水浴中加热15 min,在517 nm测得试样吸光度(Ai)。取3 ml蒸馏水代替样品测得空白吸光度(A0)。向3 ml样品中加入3 ml蒸馏水测得样品本底吸光度(Aj),每个质量浓度样品做3个平行,取平均值。以Vc作阳性对照,按下式计算清除率:K(%)=〔A0-(Ai-Aj)〕/A0×100。
1.4.3 Fe3 还原能力测定〔9〕
取2.5 ml不同质量浓度的样品乙醇溶液,加入0.2 mol/L磷酸缓冲液2.5 ml及1%铁氰化钾2.5 ml,50℃水浴反应20 min后急速冷却,加入10%三氟乙酸溶液2.5 ml混匀,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 ml,加入4 ml蒸馏水及0.1% FeCl3 1 ml,10 min后于700 nm处测定吸光值。以Vc作为阳性对照。
2 结 果
2.1 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由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提取物对·OH自由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清除能力,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各部分提取物的清除能力都弱于Vc。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总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粗多糖>水层>乙酸乙酯提取物。考虑到样品本底吸收的影响,本实验样品最高浓度为1 mg/ml,未测定更高浓度样品的清除作用。石油醚提取部分效果不明显,故未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楮实提取物对·O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值顺序为:Vc(0.06)<总醇提取物(0.28)<氯仿提取物(0.31)<正丁醇提取物(0.41)<粗多糖(0.74)<水层部分(1.01)<乙酸乙酯提取物(12.44)。半清除率浓度与清除能力大小成负相关,即半清除率浓度越小则清除能力越强,除乙酸乙酯提取物外,醇提物的各提取部分的半清除率浓度随着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