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设计性实验的带教体会论文(2)
2014-08-25 01:07
导读:3.2 教师方面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将设计性实验开展好、逐渐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很显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
3.2 教师方面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将设计性实验开展好、逐渐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很显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仅要熟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原理,善于捕获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新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还要熟悉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还要注意加强角色的转变,在带教设计性实验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指导的尺度,既要循循善诱,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实验。另外,从指导查阅文献到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批阅与评分,需要带教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保证设计性实验完成的质量,就要求教师有更加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教风。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完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做个“顾问”,一定要有做顾问的资格与能力,又要有做好顾问的技巧。
3.3 选题方面
如何既保证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保证实验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可以说是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要考虑实验室的条件,尽量选择本实验室能开展的项目进行设计。作为本科学生一般缺乏科研经验,完全由他们自选题目,往往不是缺乏创新性就是没有可行性,所以我们主张选题由带教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师的科研成果与研究方向,或结合本科实验课教学内容,先给学生拟定实验方向,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立题设计,再经过教师对实验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自选题目又不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对于学生中较好的自选题目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比如我们在学生的设计中发现我校2004级某本科学生,经7年的自学中医,潜心钻研了某中药复方用于降压治疗,自己就这一复方写的 “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