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酶应用进展论文(2)
2014-11-06 01:15
导读:β-葡聚糖是通过β-(1,3),(1,4)糖苷键线性连接而成的多聚糖。β-葡聚糖酶(包括β-1,3葡聚糖酶和β-1,4葡聚糖酶)可作用于β-葡聚糖结构中的β-1,3键和β
β-葡聚糖是通过β-(1,3),(1,4)糖苷键线性连接而成的多聚糖。β-葡聚糖酶(包括β-1,3葡聚糖酶和β-1,4葡聚糖酶)可作用于β-葡聚糖结构中的β-1,3键和β-1,4键,使β-葡聚糖降解为低分子糖。
3.2 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β-葡聚糖的粘稠性是其成为抗营养因子的主要原因。由于β-葡聚糖的粘稠性,使得动物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增加,显著增加食糜在肠道的停留时间,降低单位时间养分的同化作用。同时在消化过程中,阻碍内源酶与肠道内容物的接触,降低了对养分的消化作用,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色素沉积不良,腿疾、下痢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胴体等级降低等。β-葡聚糖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很显著,这使得含有较高浓度(3.9%—4.5%)β-葡聚糖的大麦在养猪生产中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在大麦型猪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可将完整的β-葡聚糖切成低分子量片段,降低食糜的胶化作用,从而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可有效地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生长性能。通过在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可增加大麦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养分(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能被动物本身的消化酶作用,从而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3.3 β-葡聚糖酶的应用进展
绝大部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麦型猪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饲养效果呈现正效应,日增重提高幅度为5%-45%,饲料报酬的提高幅度为3%-15%,在3周龄-6周龄猪无壳大麦 豆粕型(简称HB SMB)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干物质(DM)的真消化率提高6.6%(p<0.05),表观消化率提高1.8%(p<0.05);有机物(OM)的真消化率提高6.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