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论文(2)
2014-11-19 01:11
导读:1.2 瘀血与脑血管病 中风发病的原因,大多概括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现代医学则概括为出血中风、缺血中风和混合中风。
1.2 瘀血与脑血管病
中风发病的原因,大多概括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现代医学则概括为出血中风、缺血中风和混合中风。而临床观察,中风发病的病机核心为气血逆乱,血瘀为其病变关键之一。
1.2.1 血瘀生风是各种内风病证的基本病机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当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则产生内风。血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血液阻滞,阻塞脉络,使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热极生风是火热亢盛,迫血妄行,使血液成“离经之血”,或热盛伤阴耗气,形成瘀血,使筋脉失养,风气内动。可见,“瘀血”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的根本病机,其病理过程是气血逆乱,运行不畅,瘀血内生,使筋脉失养,终致风气内动,故中风病本质是血瘀。
1.2.2 中风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均贯穿血瘀证 中风病发病的核心在于瘀血阻滞,血脉不畅,气血逆乱,不能充养脑髓,而血瘀证贯穿于中风病整个临床过程。中风先兆期,瘀血阻滞脉络出现肢体麻木、舌强语謇;脑络失养而出现眩晕、耳鸣、健忘、舌质晦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中风急性期,因气血逆乱,闭阻经脉,若风火痰瘀阻滞脉络,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中风后遗症可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或舌痿,则又系瘀阻经脉的明征。
1.2.3 血瘀与各种中风病的相关性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还是混合性中风,血瘀为病变关键。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其病理特点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或闭塞,脑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中风之证。出血中风(中医称为中脏腑)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
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密切相关。脑血管破裂,血液溢于脉外,流入脑实质内形成血肿为病理特点,属中医“血瘀”。故出血性中风发病前后与血瘀相关。血瘀既是出血或缺血的结果,又是出血或缺血的根本病因所在,为各种中风发病必然途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2.4 中风的根本治疗大法是活血化瘀 有研究证明,脑出血急性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可减轻脑血肿的形成,加速血肿的吸收、消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