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肾功能障碍的防治(2)
2015-03-26 01:14
导读:4.3 血管紧张素沧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根据资料显示,该两类药物确实有肾脏毒副作用,临床也有使用这些药物引起急性肾功能障碍的报
4.3 血管紧张素沧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根据资料显示,该两类药物确实有肾脏毒副作用,临床也有使用这些药物引起急性肾功能障碍的报道。尤其老年人,如若与非类固醇抗炎药配伍使用,更容易发生。其机制与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相似,具有抗前列腺素作用,干扰肾脏自我调节肾小球压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13〕。
4.4 肿瘤化疗药物 癌瘤浸润或压迫肾脏及输尿管,造成尿路阻塞,可以影响肾功能;癌瘤晚期,癌细胞溶解,细胞内物质(钾、磷和嘌呤衍化物核苷酸等)快速释放,超出肾脏排泄能力,出现高钾、高磷、高尿酸和低钙血症,并伴有代谢异常,叫做肿瘤溶解综合征〔15〕。给予化疗药物,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加重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和癌细胞破坏溶解,可促发肾功能障碍。尿酸结晶和磷酸钙沉淀物可以阻塞肾小管;细胞溶解释放的嘌呤核苷酸最终被黄嘌呤氧化酶代谢为尿酸,血尿酸浓度快速增加,在肾集合管形成结晶和尿都将加重肾功能障碍。恶性血液病,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睭odgkin′s),以及高乳酸脱氢酶血症、癌瘤的广泛骨髓转移和对化疗特别敏感的血液病人,均有发生癌细胞溶解,引发阻塞性肾功能障碍的危险〔16〕。
当出现癌细胞溶解和肾功能障碍时,要尽快补足液量,确保有效循环血量,改善肾灌注。也可同时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尿酸转化为离子形式,增加排泄, 保持尿pH在7.0以上时尿酸排泄最佳。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可减少尿酸形成,每天可口服800 mg。重组型尿酸氧化酶,可使尿酸转化为更易溶解的形式,促进尿酸排泄〔15,16〕。必要时也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4.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该类药物肾毒作用明确,由于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良好,临床上仍在继续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泻;药物聚积在肾小管,直接损害内皮细胞;离子型氨基糖苷类还可进入细胞内,损坏线粒体和钠布谹TP泵,影响细胞的蛋白合成及再吸收;破坏溶酶体,引起溶酶毒素释放,导致细胞死亡〔17〕。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