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因定位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2)
2015-07-09 01:11
导读:2.3 在PGD的应用 植入前诊断(PGD)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模版,而荧光PCR比溴乙锭染色要敏感1 000倍,因此,荧光PCR在植入前诊断中的应用已经有较多的探索。等
2.3 在PGD的应用
植入前诊断(PGD)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模版,而荧光PCR比溴乙锭染色要敏感1 000倍,因此,荧光PCR在植入前诊断中的应用已经有较多的探索。等位基因失扩增(ADO)和污染是植入前诊断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因此PGD需要检测致病基因和连锁分析进行联合判断。但是限于取材,PGD只能提供一次PCR的模版。荧光PCR由于高灵敏度和分辨率,适合对少量模版进行多重PCR扩增,在一个体系中同时完成对疾病基因的检测和连锁分析。Joycec采用荧光多重PCR对6种遗传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囊性纤维(CF)、脆性X综合征、神经纤维化2型和颅面成骨不全症进行了植入前诊断。在进行PCR的过程中都同时扩增了一个多态位点,以确定被扩增细胞的来源以及排除污染[9]。对于显性遗传病,多态位点还能够减少ADO可能带来的误诊。在他们进行的研究中,对14次妊娠进行的植入前诊断都得到明确结论,其中13例进行了胚胎移植,另有1例没有检测到正常胚胎。
总之,PCR技术在定量与定位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逐渐由实验室中的探索发展成为理解复杂的生物本质的一项关键技术。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将以其精确的定量,简单迅速的操作,合理的成本,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医学,特别是
临床医学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J.萨姆布鲁克, D.W拉塞尔.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488.
[2]彭志文,朱子平. PCR检测乙肝DNA的注意事项[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147.
[3]鲁军.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78.
[4]刘炜,马俊.FQ-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39-140.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5]罗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