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新疆中小城市开展政府营销的思考(1)(2)

2013-10-10 02:17
导读:从以上分析中,石河子政府在经济及社会发展决策中,应以营销观念为导向,注重选择与培育产业发展优势,增强名牌企业的辐射功能,使之成为石河子形象
  从以上分析中,石河子政府在经济及社会发展决策中,应以营销观念为导向,注重选择与培育产业发展优势,增强名牌企业的辐射功能,使之成为石河子形象塑造与营销的突破点。日趋完善棉花产业化、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绿色环保食品产业化和电力基础设施区域化为主体的工业布局。
  (3)石河子地区形象营销
  地区形象营销策略是地区政府以地区形象要素为基础,通过整合,采取多种传播手段,将地区各个方面的形象子系统合成为一个整体形象,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策略。对于石河子地区形象营销,本文认为:
  首先,石河子在地区形象营销时,要将石河子的整体形象作为一种载体,以传递石河子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变革、积极参与地区交流的愿望和发展理念。向全世界传递“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以及石河子坚持以人为本的地区发展理念和“以大型农牧团场为依托、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地区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潜能,调动地区社会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其次,特色形象营销。借助石河子自然、人文等资源优势,在特色形象建设与宣传上突出民族地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色和军垦新城的特色。突出石河子是在茫茫戈壁上由军人建立起来的“半层绿色半层楼”的军垦新城,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等。
  最后,在形象营销的具体实践中,处理好宏观形象与微观形象的关系,解决其形象的聚散功能。在这一点上石河子应以做大做强三大上市公司和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引进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型产业格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以间接方式提供安全、司法、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服务,以采购方式向私人部门采购部分商品和劳务用于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石河子政府须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把原本由政府做的但又可以交给中介组织去做的事情完全交给中介组织去完成,政府只负责监督和规范中介组织的行为。另外还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使社会成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放手去干,有一个免除后顾之忧的社会环境。
  (5)建立、完善和运营现代公共信息系统
  石河子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Inter网、电话、信件等现代通讯基础之上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并不断完善和传播给所有的社会成员。一个完善的社会信息系统首先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城市自身的投资环境状况和竞争城市的投资环境状况,其次是了解民声,从而使政府在招商引资,制定公共政策时有的放矢,其措施也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等: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徐小佶:再论政府营销.管理与效益,1997(2)-31~32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百科全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5]孔祥利:经济体制转变与政府角色定位.中国学术期刊
  [6]胡同泽蔡旺春:重庆形象设计探讨.经济与管理,第18期第8卷,2004年8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7]卢倩:城市政府角色定位.行政与法,2004年6月
  [8]李学工王学军:西部地区形象定位及其营销展示策略.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第5、6期合刊(总第82期)
  [9]詹姆斯.P.盖拉特: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及营销对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