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探析(2)
2013-10-15 02:02
导读:3.绿色物流管理规划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首先,对发生源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
3.绿色物流管理规划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首先,对发生源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其次,对交通量的管理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效率化。再者,对交通流的管理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首先,绿色运输管理:①推广共同配送,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②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方式。③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其次,绿色包装管理: ①包装模数化,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②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实现过程的机械化,保护货体。③包装科学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梯级利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④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再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应注重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废弃物流的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分析,奥运会空前规摸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引发自然资源的恶化。废弃物物流要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
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再利用,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企业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围绕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来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盈;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
总之,绿色物流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
伦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为绿色奥运提供保证。
4.意识绿色培养与绿色消费的引导
首先,奥运会参与者的意识绿色:奥运会的参与者,包括奥运会的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随队人员等,都应具有良好的绿色意识。组织者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奥运会和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造上;裁判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比赛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的把握上;运动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公平竞争的理解和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上;随队人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它对本国奥运选手在奥运会上的发挥和对奥运会举办国的支持和鼓励上。奥运会参与者良好绿色意识是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基础。其次,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居民的意识绿色: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离奥运会最近的人是影响奥运会举行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居民的意识绿色也极为重要。这种意识的绿色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上,体现在他们对奥运的理解上,体现在他们的文明程度上,体现在他们对国际化认可度上,体现在他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上。北京市民意识绿色是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保证。再者,对奥运会理解的意识绿色: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存在的前提不同,古代奥运会是以宗教信仰为前提的,是宗教信仰才有了神圣休战,才有了古代奥运会几千年的存在;现代奥运会的发起是推崇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让人们在公平竞争的比赛中获得教育。因此,对奥运理解的意识绿色最主要的就是排除宗教信仰的对具有科学精神的教育功能健康信仰,这就要求排除兴奋剂的影响,排除贿选丑闻的影响,排除经济对奥运会这片净土侵略的影响等等。意识绿色可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营销和物流。绿色消费要从绿色消费需求;绿色消费需要;绿色消费群体三方面出发加以引导。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绿色奥运包括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两个方面,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应全方位规划;注重改革传统奥运中营销与物流模式,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 “绿化”体系;现代绿色营销与物流管理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2008北京绿色奥运形象,让“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与科技奥运”在中国北京实现。
参考文献:
[1] 是么是绿色奥运.http://www.eku.cc/xzy/wxck/.
[2] 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45-47.
[3] 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7-98.
[4] 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8-1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