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讨(2)
2013-11-20 01:32
导读:2. 构建实践型教学基本体系 有了明确的目标,还应构建具体的教学体系。《市场营销学》实践型教学基本体系包括: (1)教学目标。目标是我们行动的方
2. 构建实践型教学基本体系
有了明确的目标,还应构建具体的教学体系。《市场营销学》实践型教学基本体系包括:
(1)教学目标。目标是我们行动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学的核心。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企业营销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可见,我们的目标是“能力”,这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知识”目标。
(2)教学内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的安排,紧紧围绕“能力”目标,在内容上分为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三部分,其中专业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的基础。理论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少走弯路,没有理论指导的技能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即便达到较多地也是凭运气。在教学中对理论知识强调“够用原则”。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教育之本,是学生日后融入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教师来讲就是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专业技能是胜任本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是实践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从教学计划开始到教学结束的全过程,在实践型教学中,具体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考核三部分。教学设计属于教学计划部分,是教师实施教学之前的一系列安排,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作业等。教学组织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过程,强调“注重实践”“学生参与”“互动教学”“岗位设置”等环节。教学考核是对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分析、总结,更是对教与学效果的检验。
(4)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保障教学的重要条件,包括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社会提供的教学实训场地,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感到实训基地是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瓶颈”。课程实训使我们深感校外实训基地落实有很大难度,在校内建立“实训室”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鉴于这些,我们可以参考上海商学院国际经贸系王妙老师的宝贵经验,在当地充分利用市场和学校资源开辟高职课程实训的新路——“校外实地取材与校内课堂训练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方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不仅要安排计划、执行计划,更要强调教学效果。以此来衡量教学,指导新的教学计划的编制,安排新的教学过程。实践型教学的效果如何,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求我们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价促进教学的提高。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纸试卷来衡量是不同的。实践型教学最终的衡量者,是社会用人单位,衡量方式是进入岗位。但在学校的教学中,阶段的效果跟踪评价更能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实践型教学解决教学效果评价问题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上海商学院王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蓝本——《市场营销学》评估考核手册。
3.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的实施应以教学目标为方向,以教学体系为路径,教学效果为督导。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发现问题,有效控制过程,保证教学效果。
五、 实践型教学模式的特殊要求
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需要,适应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要求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对教学主体和客体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 要求教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走向市场、走向企业,去收集有关现实市场和企业的资料,甚至参与到实际的市场营销工作中去。当然,教师应首先具有这种能力。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这些实地资料,精心设计、策划技能训练项目和素质培养方案,并在课堂上有效组织、指导各项训练活动。这些,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操练完成各项训练项目,提高专业技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大程度上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教学活动能否正常开展,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通过动手操练完成各项训练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妙.实践课业教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兰苓.市场营销学.北京:中央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