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新挑战及营销策略分(2)
2014-09-22 01:05
导读:在中国市场上商标和版权侵权问题比较严重,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管理力度,出台了新的法规,但执法力度仍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是跨国公
在中国市场上商标和版权侵权问题比较严重,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管理力度,出台了新的法规,但执法力度仍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是跨国公司的一大隐忧。
5、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较快,消费概念和模式已由简单地满足温饱水平发展到多类型、高标准满足个人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享受高标准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这将刺激企业提供新产品到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人们越来越注重实现自己的个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在改变,他们更喜欢快捷、方便的方式购物,如信用卡、电话、网络,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从事娱乐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分析
1、提升品牌价值
一些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外国和合资企业的品牌,他们把品牌看作它们社会地位的象征,认为外国品牌象征着高质量、耐久性和可靠性。品牌管理和品牌价值越来越被中国消费者重视。关爱社会、注重社会效益、
企业管理和组织文化等成为企业品牌内涵的一部分,也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拥有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的优势,在和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中,品牌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在品牌的提升和维护上,必须关注更广阔的中国市场环境和顾客的需求,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包括顾客、员工、社会和政府),这样品牌的价值才能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追求顾客的忠诚度高于追求满意度
营销的实质是创造超过竞争对手所能提供给顾客的价值。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而是能够给与顾客的价值竞争,因此营销战实质为价值战。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是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和越来越成熟的市场,消费者具有了更强的选择意识,因此仅仅关注顾客的满意度是不够的,因为满意的顾客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忠诚的顾客,满意度是一个消费过程,而不是营销的最终结果和目的,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吸引顾客、满足顾客、保留顾客,将成为企业维护顾客的忠诚度的永不休止的过程。因此跨国公司不能只将国外的二、三流产品或过剩的产品销往中国,应该更注重通过创新提供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使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更能够吸引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要。
3、全球化战略,本土化行动
营销的全球化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目标市场,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跨国公司视中国为一个需求庞大的市场,原因是内地的中产人士数目与日俱增,对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跨国公司需要提供既有标准化又存在细微差别的产品和服务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例如,通过调整产品、广告和分销策略,来适应中国消费者市场。
(1)本土化行动的一个新的工作重点是跨国公司如何吸纳和使用本土人才。“赢在中国,赢在人才”。跨国公司必须走人才本土化的道路,通过
培训提高本土人才的能力,适应跨国公司的要求。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跨国公司实施了人才本土化战略,雇佣中国员工的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只雇佣普通员工、低职位的员工,到聘任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甚至是亚太地区的最高负责人,这说明中国本土人才的质量和能力已经与国际接轨,中国本土人才开始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商务活动。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全球化策略,本土化行动还体现在广告策划上。在中国成功的广告策略是全球化的广告设计带有中国化的风格。市场营销者必须考虑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外国的广告必须避免和中国的文化和
政治冲突,不能全面照搬西方的文化(在中国,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是“现代、年轻、家庭、传统”)。此外,许多外国公司邀请中国明星做他们的产品形象代言人,他们接近中国的消费者而且是人们羡慕的偶像。 (3)产品设计也同样体现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结合。通常外国的公司发动广告活动针对的是这样一种产品,他们在中国比较受欢迎而且中国的消费中能够买得起。例如,手机、化妆品、家用电器。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富裕和理性,他们也尝试购买豪华或者不可模仿和有附加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