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4)

2014-09-25 01:23
导读:3.三七产业的集群发展 云南文山三七药物产业园区是2000年6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建设的云南省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是集三七加工、研发

  3.三七产业的集群发展
  云南文山三七药物产业园区是2000年6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建设的云南省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是集三七加工、研发、交易、物流、展示、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生物科技园区,它为文山三七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载体,园区的建设使三七产业步入集群发展的轨道。
  4.区域品牌建设与提升
  在文山州三七特产局的具体运作下,文山三七的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同步进行。文山州三七特产局按我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要求,从历史渊源、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及人文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申请,于2002年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文山三七是第一个申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文山三七》国家质量标准,并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2005年申请注册的“文山三七”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核准注册,“文山三七”成为云南省首个证明商标。“文山三七”证明商标的所有者是文山州三七特产局,使用者必须向三七特产局提出申请,由特产局委托专门机构对申请者的产品进行鉴定,符合要求者方可使用这一商标。
  经济发达地区的行业协会是区域品牌形成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以专业化的功能接受政府授权,承担起制定行业标准、对区域品牌进行注册、维护区域品牌和提升区域品牌等任务,行业协会的作用有时比政府还重要。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行业协会组织不健全,或者尚不具备担当这些重任的条件,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缺位的情况下,政府还必须行使行业协会的职责,加速产业发展进程。为此,文山州相继成立了三七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三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委员会等行业管理机构。根据三七 GAP、文山三七原产地域保护、文山三七证明商标、文山三七国家标准等标准化实施的要求,研究制定保护三七产业的法律法规,以全面贯彻实施三七标准化,实现三七产业管理保护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在加强三七研究所建设的基础上,成立了专家学术委员会、三七质量检测中心、三七信息中心、三七种植指导中心、三七行业协会等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为区域品牌的管理和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政府强力推动区域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作为产业集群内部的制度与政策要素提供者,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十多年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三七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制度建设、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积极效果,营造了三七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成功举办了三届文山国际三七节,定期举行三七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三七工业园区兴建展示中心和产业博物馆,提高了地区的区域形象。
  区域品牌是一个沉淀的结果,区域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自然和人文历史,都会影响该区域的形象,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区域形象,无疑对该区域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有着积极的影响。“文山三七”是一种集典型地理特征、自然条件、人文因素、传统配方和精湛工艺为一体而形成的地方名优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积极开展三七文化研究,提炼产业文化,使“创新与发展,诚信与和谐”成为区域内企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为三七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生生不息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徐鹏,赵军.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资产增值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8).
  [6]王永龙.21世纪品牌运营方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基于感官营销的品牌个性塑造策略研究 下一篇:论小型网站网络营销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