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营销战略(4)
2014-11-14 01:13
导读:摩托车新产品刚刚上市最容易出现质量。为了避免轻骑K90-C(豪华款)因出现质量问题而损害品牌形象,他们组织了维修服务小分队到各地区进行巡回特种
摩托车新产品刚刚上市最容易出现质量。为了避免轻骑K90-C(豪华款)因出现质量问题而损害品牌形象,他们组织了维修服务小分队到各地区进行巡回特种点检服务,现场解决轻骑K90-C(豪华款)出现的质量问题,虽然后来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并不很多,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最后,他们在随车包装箱里放置《用户信息反馈卡》,供用户填写反馈。将用户反馈的信息存入营销信息系统,并定期进行整理,为后续营销做好准备。
四
市场竞争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创造差别化优势。降价是一种创造差别优势的策略,但这绝不是长远之计。他们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创造轻骑K90-C(豪华款)的差别化优势,使消费者在上千种的摩托车中发现有一种适合自己需求的摩托车,使得本已处于成熟期甚至接近衰退期的轻骑K90,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又很好地击中了竞争对手的弱点,消除了竞争对手市场渗透的可能性。
以上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可以看出重视了管理中的营销可以获得成功,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营销战略的失误也可能导致它的失败如:
忧心瞩望"B"果奶
浙江某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B"果奶(化名)自1999年初投放市场以来,以其独特的包装和优秀的品质保证,在没有促销辅助下,火爆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产品两度在全国市场供不应求,惹得行业大哥大等一些著名品牌厂家一阵紧张,纷纷寻找应对之策,并因此引发了1999年国内市场的果奶大战。然而,不过半年,"B"果奶除了仅能在东北、华北、西北市场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外,其余大部分市场均严重萎缩,产品大量滞销,且事态日益不妙,原因何在?笔者作为其某区域的销售经理,在此坦陈己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市场外部环境的。
"B"果奶之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除了品质保证,还享有独家专利,"新颖旋转式卫生隔尘吸嘴",即饮用过程中避免了用手接触吸管而带来的细菌污染,安全、卫生、方便,很快得到消费者认可。以至于一些厂家,甚至某些知名品牌公司,为利益驱动,置国家于不顾,纷纷仿冒其专利包装,有的竟冠以专利名号。而大多数终端"利大就卖",许多不法产品很快被终端接受,有的反而将"B"果奶拒之门外。这种现象在市场尤为突出。
二、竞争对手的"反击"。
"B"果奶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一批知名产品的市场份额,他们很快做出反应。某领导品牌以最快的速度研制?quot;××旋风盖",并以最短的时间推向市场,首先向"B"果奶发难。这种旋风盖与"B"果奶旋转盖有异曲同工之妙,且在法律程序上也无懈可击(两家公司为此打了半年多的法律官司,却毫无结果),并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1999年5月份迅速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与"B"果奶形成强有力的对抗。接着,另一著名品牌也悄然跟上,旋风盖产品四处出击,与此同时,另一家品牌领导地位的公司正在酝酿更具挑战性的战略计划,迅速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钙奶和系列果奶,并多次降价,迫使同行业纷纷跟进。另一方面,在产品的宣传和促销上,这些竞争者都无一例外地加大了力度,尤其是在市场细化、终端现场促销、广告、专题的宣传方面。
三、营销战略思想的错误。
面对市场上种种不利因素,"B"果奶公司力图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但无论是想法还是手段本身都显得非常幼稚,而这种幼稚的代价是惨重的。
第一,公司选择了以市场打假活动为主,配合新闻媒体跟踪宣传的,旨在扫清市场上所有的侵权、仿冒产品,并借此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产品的品牌地位。为此,公司先后在全国各地市场开展了大规模的查假、打假活动,同时把一大批知名厂家和商家告上公堂,并在相应媒体上作了大量的报道,但由于对整个活动的可操作性缺少的预测和论证,很快就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对打假难度、时间性及资金费用估计不足,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致使打击力度不够、不彻底,被打产?quot;死"而复生,层出不穷,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反而助长了不法厂家的气焰。其次,打假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危及了当地一部分颇有规模实力的商家的利益,这些商家在本地都具有良好的关系,当其利益与"B"果奶的利益产生冲突时,便产生了严重的对抗和报复情绪。他们联合组织起来,抵制"B"果奶进入市场,使得某些区域市场形成了不正常?quot;市场壁垒",给"B"果奶的网络通路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另外,采用大量的专业性报纸进行宣传,而广大消费者受专业程度的不同,其阅读层次与专业性报纸不一致,致使宣传范围狭窄有限。于是,宣传对象的错误定位和宣传媒体的错误选择并没有起到公司设想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