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对国内饭店境外商务客源影响及其(3)
2014-12-27 01:07
导读:国内饭店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好时机下,更需要及时地针对性的改变国内饭店营销方式,对在中国国土上已经逐渐壮大的西方连锁酒店集团进行反“侵
国内饭店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好时机下,更需要及时地针对性的改变国内饭店营销方式,对在中国国土上已经逐渐壮大的西方连锁酒店集团进行反“侵略”,扩大国内饭店影响和品牌知名度。当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扩大国内饭店的国际认知度,需要走借鉴西方连锁集团在华的成功案例和发展创新营销方式相结合的路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中国经济大好、世界经济相对低迷时期,应积极地发展国内饭店,争取更多的国际客源。
1.品牌集团化营销
西方国家饭店之所以能在短期时间内侵占中国饭店业,关键在于其连锁特色以及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根源是品牌集团化战略。中国国内饭店在加强品牌本地战略的同时,应该注意管理中的中国特色,结合中国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思想。饭店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集团化、规模化,以及在特定区域的垄断性。一旦形成规模集合产业群,就比较容易形成品牌的中国特色化,并走向国际化。国际知名酒店集团主要靠其品牌发展,在客源中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商务客源进行服务客制化,使品牌与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有机的科学结合。全球预订网的开发营运,更为其集团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酒店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在统一管理方式、统一广告宣传、统一销售网络、统一人力资源配置、统一采购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品牌集团化营销模式,不仅能够快速进入国际市场,而且能够节约资本,实现资源优势,更能培养人才,为酒店长期发展做好基础。
2.经济载体营销
旅游饭店作为一个经济体,追求经济利益是目标。与旅游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共同分享国际客源的经济利益促进了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资源互用。如加强与国际旅游社、会展公司和跨国旅游交通公司特别是航空公司的亲密合作,与非旅游业的跨国企业直接合作,如跨国公司的人员出差流动指定酒店协议,公司客户专业性服务接待和国际会议、会展的举办等等。由于这些大公司的员工往往具有消费高、价格敏感性低、客源影响大的特点,对饭店利润空间的增加和客源群的品牌输入是非常直接和可观的。企业国际化理论中的“客户带动论”认为,服务行业的国际化过程往往与其服务对象(客户)的国际化进程密切相关,当所服务的客户先期打入国际市场,这些客户随即产生了相应的服务需求,而这些服务性企业为了不失去这些客户就需要拓展经营地域范围,展开跨国经营,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国内的酒店。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载体营销所带来的客源将会占更大的比例。
中国大学排名 3.文化营销
一个企业能否走出去,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企业文化的内涵。同样,饭店作为一个产业,也需要有特色的产业文化内涵来支撑。中国国内饭店与西方连锁集团的差异性在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悠久,餐饮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早已扬名海外。餐饮本身就是饭店盈利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饭店成功的关键突破口。故有针对性的对酒店特色进行主题化,以中国文化为轴贯穿酒店服务和酒店宣传中,形成独特的酒店品牌差异性将是营销策略的调整方向。
4.网络媒体信息营销
国内酒店的网络预定系统,无论是从成熟度,还是规模上,都远远落后于西方连锁酒店集团。所以,中国酒店应加强与那些先进集团酒店预定系统和酒店预定类公司(其在华尽可能的没有或者有很少的连锁酒店)的合作,尽可能借他人途径争取国际客源。其次,发展类似携程网之类的本土系统,这类网络系统因其熟悉国内酒店特色,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再者,与网络上的非传统旅游业媒体的合作,如通过与搜索引擎网站合作,结合电子地图或是三维立体模型,更加生动的展现酒店。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国内饭店境外客源结构的影响极其深刻,饭店的营销方式和对象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国内酒店业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很多投资者会盲目扩大在酒店方面的投资,而没有仔细分析市场供求关系,纯属金融投机。再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能使酒店行业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面对等等。但总体而言,经济发展的持续高增长率带来的好处必将大于弊端。希望整个中国旅游产业都能抓住机遇,协同发展,更好地带动国内酒店发展,走向国际化,突出中国化,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