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环境标志制度影响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2)

2015-02-21 01:06
导读:二、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共同点 1 二者都是跨国界的“国际”活动,它们面临着相同的国际环境,如人口环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共同点  1 二者都是跨国界的“国际”活动,它们面临着相同的国际环境,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竞争环境。  2 二者都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经营活动。  3 都以商品和劳务为交换对象,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包括个人、企业、组织和国家)。  4 二者的基础都是早期的“比较利益学说”及“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5 二者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都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区别  1 商品流通形态不同。国际贸易中商品或劳务必须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而国际市场营销的流通形态则呈现多样化,产品或劳务可以跨越国界,也可以在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在当地生产和销售。  2 国际贸易的作业流程比国际市场营销狭窄。国际营销不仅涉及到产品购销、产品定价、实体分配,而且还涉及到市场营销调研、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仓储运输及促销等营销活动,并包含对国际营销的管理。而国际贸易则仅涉及到其中的若干环节。  3 评估效益的信息来源不同。评估国际贸易的效益的信息来源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而评价国际营销收益的信息来源是企业的营销记录。  4 政府的参与程度不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往往需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双边、多边谈判,并通过WTO等国际机构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国际营销活动由于主要集中在目标市场国,所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且企业的营销活动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政策,一般不会直接产生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虽然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存在以上差异,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者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国际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能简单地仅与外国进品商打交道,而必须更加关注目标市场的环境、需求、消费者偏好和竞争程度等情况,并要求企业加强售后服务。这样,国际营销活动就成为从事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手段。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日益国际化、全球化,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以战略的眼光,从全球市场出发来制定决策,使得生产与销售分布在许多不同的国家,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或劳务需要在不同的国家中发生频繁的转移,从而使国际贸易又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一环。  三、环境标志制度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消费者是环境标志制度的中心。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商品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消费”成为新的。据美国界专家估计,84%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绿色苹果;欧盟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德国人和62%的荷兰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都会考虑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通过对北京、上海两城市的调查,80%左右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食品,且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  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对产品究竟是否属于“绿色产品”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环境标志就成为他们判断的重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获得了环境标志,就等于获得了市场。环境标志已经成为产品最好的广告,可以帮助企业树立产品形象,提高竞争能力。环境标志制度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消费者是环境标志制度的中心。  与此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是营销活动的中心,从这点上看,环境标志制度对国际市场营销有着更为直接的,但国际贸易也绝不能置身世外。即使的产品能够通过国际贸易到达外国市场,但如果产品没有获得环境标志,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实质上失去了这个巨大的“绿色市场”,再想从外国进口商那里获得订单就绝非易事了。因此,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必须将相关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纳入整体战略之中,努力对研发、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全部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力求获得目标市场国的环境标志。  2 环境标志制度是冲破“绿色壁垒”的重要手段。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各国纷纷对进、出口商品加以限制来保护本国的环境,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但这些措施却极容易、而且正在被一些国家利用,即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实际上形成了新的壁垒———“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由于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同时又具有保护的广泛性、隐蔽性和灵活性,从而给国际贸易的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虽然过为苛刻的环境标志制度是构成“绿色壁垒”的因素之一,但它是把双刃剑,同时也为企业冲破“绿色壁垒”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1993年海尔集团在国内率先生产绿色无氟环保冰箱,该产品获得“欧洲环境标志”,使其畅通无阻地进入了欧洲市场,成为畅销商品。由此可见,企业如果能提高技术水平,把握机会,取得环境标志,就会为国际贸易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而对于经营日益全球化的企业来讲,则可以更加自如地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调配产品,为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3 环境标志制度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推动力。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制度,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和较高的技术要求,企业要想获得环境标志,就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管理方式,将环保意识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将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  另一方面,消费者基于对环境标志的信任,会大量增加对环境标志产品的需求,使拥有环境标志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诱使企业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不断创新、提高,从而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营销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二)消极影响  1 环境标志制度加大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难度。环境标志制度虽然在原则上是自愿和公开的,而且平等对待国内外厂商,但由于发达国家规定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水平较高,仍然给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广大发展家而言,由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短期内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从而实际上造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影响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并且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造成对世界经济体系的损害,更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长远发展。  2 各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差异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如前所述,由于各国国情、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全球统一的环境标志制度,而各国所规定的标准、技术和费用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迫使得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志制度,使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成本上升,难度加大。  (三)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1 由于消费者是环境标志制度的中心,这就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必须更加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从而使国际贸易活动向国际市场营销领域进一步渗透,使二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2 环境标志制度不仅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的重要手段,也是经营日益全球化的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克服“绿色壁垒”消极影响的有力武器。  3 如上所述,环境标志制度作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共同动力,也为二者带来了共同的困难和弊端,为了扬长避短,就要求二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服务。
上一篇:大湘西傩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