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内开设服装专卖店的可行性分析(2)
2015-06-16 01:06
导读:4.货物配送 产品货物的配送是专卖店开设之初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这影响到产品送达的及时程度以及运输的费用。 大学城往往都是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市
4.货物配送
产品货物的配送是专卖店开设之初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这影响到产品送达的及时程度以及运输的费用。
大学城往往都是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市郊,交通不便基本上是大学城的一个共同特点,对于要开设在大学城内的专卖店而言就变成了一个弊端。目前国内大学城往往均处于建设的初步阶段,如果说其内部设施还算得上完备的话,那么外部的交通情况实在称不上是便利,这使得生产单位在给专卖店供货时花费的时间更长、运输投入的成本加大。地理上的弱势是开设在大学城内的服装专卖店和公司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制约专卖店开设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包含店址的具体地理位置选择和消费群情况的进一步分析、把握。
1.店址的选择
一些小型服装企业老板在和笔者的交流中,经常会流露出对高校学生这块市场的垂涎:“要是能有办法在学校附近租到一个店面就好了,一定稳赚不赔!”然而事实却并非一定如此,并不是靠近学生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有人气,有的时候只是相隔一条马路,情况也会天壤之别,而这里边的玄妙,绝对不是什么“风水”。
一些传统高校的
校园较小,里边也没什么适合开店的场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把店面设在校门外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段,公交站点抑或是外出的必经之路效果会好。而就现在的大学城的情况而言,校内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部门相对完善,学生们无须走出校园就可以解决一切生活和工作所需,加之大学城地域较一般校园宽广,出行十分不便,学生们除节假日外一般很少走出校门,如此一来,让他们平日里花几十分钟到校外去逛一个服装店的可行性就非常的小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所以,店面一定要选择在大学城的内部,人流量最大的路段,如果是店铺集中的商业街,最好选择靠近主干道的一层。一来能够保证一定的客流量,二来便于店面形象向外界的直接传达,三来利于店铺宣传和货物的配送。
2.消费群的购买行为
开设店铺、销售产品、做宣传推广的对象总是要归于消费者的,可以说,目标消费群的因素也是影响能否在大学城内顺利开设服装专卖店的重要因素。
大学城内服装店面的目标消费群非常明确,就是在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学生们虽然年龄层较固定,但是由于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兴趣喜好、成长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服装以及品牌的选择也会不完全相同。虽然同是学生,事实上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的。在学校内部开店看起来似乎竞争较少,但事实上这也带来了致命的局限性,由于店铺较少,品牌、产品相对单一,可选择性小,作为一两家势单力孤的服装专卖店形不成足够的气候来吸引众口难调的学生消费者。无论是风格、质量还是样式,服装都是一种差异化较大的商品,而且又并不属于生活必需品的范畴,在此情况下,作为学生来讲他们并不会单纯因为购买方便和价格上的优惠而草草的在一两家店内急于作出选择,他们更多的会等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相伴到市中心或者是服装店铺集聚的地点选择、购买。毕竟这些地方的选择性更大,可供挑选的色彩、款式、品牌等更多,而且往往还可能会伴随一些折扣、赠送等优惠活动以更增添购物乐趣。
可见,在大学城内开服装店虽然离学生消费者的距离更近,看似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利,但事实上却有着先天的缺陷所在。学生的消费心理易于把握,但其固有和成熟的购买方式却很难改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评价
影响在大学城内开设服装专卖店的所有因素归类为主观和客观,产品线及其价位的制定,营销策略以及货物的配送等主观方面,有的是有利因素,可以充分加以利用;不利的方面可以通过公司自身的努力和对自身条件和策略的调整加以改进或者解决;但店面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和目标消费群消费行为习惯等客观因素的不可改变性,使得商家较难发挥自身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众多服装公司都早已看到了大学城的这份商机,却很小心谨慎地实施实际行动来分得这块蛋糕的原因所在。可见在大学城内部开设服装专门店面,除非一些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强势品牌(名牌)可以作出尝试,尚在成长中的中小品牌还须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