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2)
2015-06-19 01:16
导读:总的来看,教学内容应以强调全面、系统、深入转向注重灵活、实用、综合。首先,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理论、新技术,且课程的编
总的来看,教学内容应以强调全面、系统、深入转向注重灵活、实用、综合。首先,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理论、新技术,且课程的编排要以灵活适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一个模块一般由两至三门专业课加一次综合实训组成)为主,取代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专业技术),根据市场变化和用人单位要求,增减不同的教学模块,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当然,灵活不是随意,这种灵活的特点必须体现在教学计划(大纲)之中。其次,无论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知识还是新兴市场知识,只要是实际需要的,可以付诸实践产生实效的,都可以纳入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探索性的新理论、新知识,则不适合于作为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这是与本科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区别。再次,教学内容应该综合,可以开设综合化课程,高职高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本科教学那样设置大量的单科课程。如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等可合并为经济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市场研究、可以合并为综合的市场研究,物流学基础、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可合并为综合的物流管理等,这既可以满足构建本专业知识体系的需要,又可以缩短理论教学课时。
(四)教材选用定位
教材的选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所决定的。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材规范、适用、配套逐步改变了过去随意选择教材的情况。目前,国家及教育部规划的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材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突出实用性。对理论方面不求系统、完整、深化,而求实用。如市场营销学中对市场营销的概念及观念的演变,本科教材花大量篇幅介绍多种不同的观点及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其比较评价,高职高专教材则直接给出定义,简述其观念演变过程,重点放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叙述上。对复杂的
数学推导及一些原则、原理一类知识从简,侧重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②注重配套性。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一些教材配有相应的案例分析、实验实训、实例解析、配套习题及答案,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③强调先进性。能较快地反映现代市场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等。应该说目前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材定位比较准确。不足的是尚缺乏较适用的综合化课程教材和实验实训教材,这是需要我们今后努力改进的方面。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五)师资队伍定位
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定位要从“高职称、高学历”的“双高”师资定位转变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双师型”师资定位。就目前情况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形成相对其他专业而言要更困难一些。一个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营销人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宝贵资源,其地位和待遇相对较高,想聘这样的人才作为专职教师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聘任,请企业市场营销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重点发挥他们在学生实习实训中的指导作用;②培养,鼓励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报考市场营销方面职称证书,如市场营销师、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等,这种方法对提高青年教师实践及动手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不能解决其市场营销经验缺乏的问题;③轮岗,即轮流选派任课教师到相关企业的营销工作岗位上见习,以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这适用于教师相对充足的院校;④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但这仅适用于有良好校企合作关系的院校。因此,要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要多下功夫,多方面努力才会有成效。
(六)教学方法定位
首先,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应由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的案例教学。高职高专与本科虽然都比较重视案例教学,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本科的案例教学更多地体现在案例分析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脚点是为什么这样做;高职高专案例教学更多地体现在案例的结果结论上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包括经验、方法、技巧,更注重今后运用这些经验、方法和技巧的能力,落脚点为应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