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营销策划中存在的误区与新策略探讨(2)
2015-10-16 01:15
导读:首先,疾病本身是精细的,多样的,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重症和轻症,等等。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治疗模式,这些复杂的过程
首先,疾病本身是精细的,多样的,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重症和轻症,等等。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治疗模式,这些复杂的过程和模式都对医生的用药模式产生影响,也就给病程细分提供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就拿急性病和慢性病来说,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起病初期、发作期、后期及预后期等,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第二,疾病的治疗过程也同样是精细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在疾病的治疗中都是要考虑“辨症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只是二者的观念和方法不同而已。在不同的时期,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选择和用药观念都有所不同,相应采取的治疗模式也会有所变化。这里隐含三个关键原则:一是不同的药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二是疾病的治疗大多需要多种药品组合治疗,很少有一种药品能解决整个疾病过程,可以称之为药品配伍或组合治疗;三是疾病治疗可以分为消除或压制症状,也可以是试图治愈疾病,即治标和治本。
第三,药品的疗效是适用性本身也是精细的。对于大部分药品而言,很难奢想其能适合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或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起着主要作用,也很难奢想其能根除疾病的同时也能消除所有的症状。有些药品更适用于发病初期,预防效果很好;有些药品则适用于发作期,疗效较好;而有些药品则更适用于疾病治疗后期或者后遗症治疗,还有些药品更适合消除不适或并发症状。当然,中成药的学术研究路线可以有自己合理科学的游戏规则,并不一定要按照西药的规则进行。但严谨、认真、科学合理的学术研究是必需的,它不仅是药品入市的前提,甚至也贯穿于药品的整个营销过程。常见的病程发展周期及对应的常规治疗原则如下图所示:
大学排名 3运用病程细分变量,寻找中成药的优势差异
想找到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还必须要从竞争战略和定位战略入手,找到自身的优势差异点,这是策划USP的基础。寻找优势差异点,必用的工具就是市场细分,以寻找市场空档。市场细分常用的四大变量分别是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但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对药品的市场细分,上述四大变量很多时候作用不大,精度也不高。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针对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的新细分工具——病程细分变量,它能够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去发现药品的优势差异点。
笔者认为,从药品专业的角度看,对药品细分时需要着重了解和分析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该药品是属于消除某类(某几类)症状还是根除疾病?该药品更适合疾病治疗的哪个阶段?该药品在治疗中起着主药还是辅药、预防药还是预后药的地位?根据这三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病程细分变量可以包括三个子变量:症状、疗程和用药地位。
3.1 症状细分
对于某个疾病,如果会呈现多种症状,医生在治疗疾病中,一方面可能考虑是否彻底治愈该疾病,一方面可能要考虑消除不适症状。当某类疾病治疗中,症状治疗与治愈疾病同等重要或更重要,或者某药品在治愈疾病上的优势不大,而在症状消除上有较好的效果,则在细分时可以选择症状细分变量,根据药品自身的治疗优势领域,重点瞄准一个或几个症状作为市场。
3.2疗程细分
疾病的治疗过程,因疾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轻症和重症、急性病和慢性病等。而治疗模式可以是彻底治疗,或者是先维持不发展,再考虑治愈,或者是控制并发症及生命特征,等等。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细分,并运用病理学和
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把该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药品本身的治疗优势和有关药理指标,找准该药品在整个疗程中的哪一段有着较大的优势,或者选择最具吸引力的疗程阶段,或者改变既有疗程治疗模式,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和诉求。这种细分工具特别适合处方药营销策划,对于OTC也有很大的适用空间。 3.3 用药地位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