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品牌国际化(2)
2015-10-29 01:22
导读:3.政府支持政策环境与法律环境改善有利于我国品牌国际化。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创
3.政府支持政策环境与法律环境改善有利于我国品牌国际化。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创建自主品牌以及有能力品牌“走出去”。如2006年底,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推进典型、资金扶持、支持海外发展三大举措推进我国品牌国际化进程。另外,政府加强了服务意识,建立了海外政策信息、商情信息、企业信息服务平台。这些法律
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修改将为我国品牌国际化提供较为健全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
三、要认清我国品牌国际化存在的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虽然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困难和不足。
1.缺乏全球性的品牌战略意识。其一,我国不少企业对品牌国际化缺乏认识,认为品牌识别系统国际化即是品牌国际化,或者认为OEM就是品牌国际化,这是缺乏全球视角的品牌竞争观、发展观、建设观的集中反映。其二,我国企业缺乏利用全球性资源的战略意识,不敢到国际市场上争取资源;其三,缺乏全球性的品牌权益观,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弱,许多知名品牌商标在国外被抢注,造成品牌权益和无形资产的流失就是明证。
2.品牌国际化管理经验不足。第一,品牌定位与设计是塑造国际化品牌的关键一步,但我国企业品牌定位概念模糊,缺乏准确、科学的定位规划。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定位,或者只是把品牌识别系统“洋化”,就认为与国际接轨了。第二,中国企业缺乏丰富品牌内涵的尝试,缺乏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自身品牌的内涵深度挖掘。第三,我国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品牌国际化战略管理实质,往往把产品出口战略管理等同于品牌国际化战略管理,缺乏品牌价值文化输出战略。其实,产品出口战略只是品牌国际化重要的一部分,凝聚在产品中的企业价值文化内涵输出战略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第四,品牌在海外运作经验不足,如我国品牌在海外并购时,对于并购资产和并购负债问题把握不准,过于盲目,对自己的战略定位不当。TCL海外并购汤姆逊、阿尔卡特之后陷入困境是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的集中反映。
中国大学排名 3.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参与竞争时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方面产生的综合能力,它是使品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性能力,是长期形成并融入品牌内质中,持续竞争优势的反映。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品牌的核心文化价值内涵对消费者的影响能力和企业的创新技术应付市场竞争的能力已经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品牌国际化之路更多采取产品策略,依靠产品的成本优势占领市场,产品出去了,但缺乏品牌价值文化输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较弱,出口增长长期以来依靠的是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