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3)
2016-02-11 01:05
导读:(四)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教学形式创新 在2005年9月,我们管理系就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向有关的医药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教学形式创新
在2005年9月,我们管理系就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向有关的医药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药企业希望学院培养的营销人才所应具备的技能依次是:①善于与人沟通,②演讲与口才能力强,③具有较强的
药学专业知识,④懂得基本的公关礼仪,⑤熟练计算机操作。这就决定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仅掌握一项或几项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包括沟通能力、口才、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在内的营销综合能力。而要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综合能力,必须强化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已经学习和掌握的书本知识。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必然会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情况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甚至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医药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我个人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从医药市场营销学所应掌握的实践技能入手,编写实训手册,其目的是通过实训达到医药企业要求掌握的实践技能。这种实训不仅在最后的毕业前夕进行,而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中。(2)更广泛地联系医药企业,与他们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在课余、寒暑假期间,联系企业,委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借用校外的资源来满足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补充自身教学资源的不足。(3)邀请一些成功的营销专业人士到校进行讲座或带学生到企业去,听他们介绍企业营销中的成功经验和营销策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4)争取学校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和规模,建立计算机模拟操作,借用国内外先进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计算机编制模拟功能,避免因教师及教学功能的弱化,使学生不受教学时点的限制而增强自觉参与创新的现代营销活动管理模式的创建,并运作出新的市场游戏规则。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五)改革考评方式,实现考核机制创新
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法是由教学培养目标来决定的。以往“一张试卷”的考核方法,考试内容注重记忆性、复述性的知识,考试形式以标准答案为导向,过分单一,缺乏科学性。市场营销课程的考试要体现“以能为本”的培养目标,考评要重在考核学生的技能,因此,要实现多种考评方式并存、“以能为本”的考核机制。可进行如下改革:把学生的考核形式分成四部分,即平时的案例分析,小组实训表现,学期论文,以及期末考试。平时要多作案例分析,以小组形式进行打分,不但要分析该案例,还要求学生上台演讲,并且接受台下学生的提问,综合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实训的内容,经常作一些实训演练。也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打分,依据实训的结果以及实训中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估;在学期末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论文,题目可自选,教师对此进行评分;最后一部分是期末考试笔试。每部分所占的比例相同,各为25%。这样,在考试形式上充分体现以实践能力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总之,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医药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营销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营销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主编.教务百科全书[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2]杜玲.浅谈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法[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赵亮.谈市场营销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3,7.
[4]王腾宁,周伟忠,曹灵芝.《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