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的契合研究(2)

2016-02-13 01:14
导读:虽然从三个资产的字面意义上,很难找到交易营销的影子,因为它们都是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层面进行定义的。企业是不可能在创业之初就拥有大量的顾客资

  虽然从三个资产的字面意义上,很难找到交易营销的影子,因为它们都是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层面进行定义的。企业是不可能在创业之初就拥有大量的顾客资产,即没有掌握顾客资产的这三个推动要素,至少维系资产是在企业有了固定的顾客以后才会在企业中出现。因此,在这个时候企业能使用的最有效工具就是交易营销理论,以自身的产品为中心,运用4Ps的组合,来吸引潜在消费者,使其成为企业的顾客。慢慢地,经过企业对顾客让渡价值的实现,满意顾客才能感知到产品的价值,使企业成其顾客资产中的价值资产。
  在没有顾客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体验以前,企业对其品牌的建立只能局限于对产品功能的传播,以提醒消费者进行购买,从而建立为方便顾客的识别和记忆的品牌。只有在顾客对产品进行了使用以后,顾客才能根据其使用的满意情况对企业及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主观的评估,并最终形成品牌资产。
  
  在企业的价值资产和品牌资产实现以后,企业才有了它的顾客群,在这个时候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关系营销的手段建立起顾客资产中的第三个方面——维系资产。至此企业的顾客资产的三个推动因素才全部建立了起来。由此可见,当企业刚进入市场时,企业的顾客资产是逐步建立的,其间既有交易营销的手段,也有关系营销的手段。所以通过企业顾客资产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一个时间上的继起过程,是相互协调进行的。
  经过上文的论述过程,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些顾客资产。但是所有的企业都是不会满足现状的,它们必定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吸引新顾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当然可以仅仅通过已有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口碑来吸引新的顾客,即让老顾客成为企业的推销员,来扩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销售。但对企业而言,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市场是有竞争的,一般企业会双管齐下,既让老顾客成为企业的推销员,又像用交易营销的观点来扩大顾客群。因此,企业在其生存过程中,为了实现顾客资产的最大化,就会将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结合起来运用。然而这证明了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理论并不总是对立的,至少在顾客资产的形成过程中,两者是共同发挥作用的。 大学排名
  从企业获取顾客资产的三阶段来看
  Hansotia提出企业获取顾客资产要经过顾客获得、顾客保留和顾客开发(追加销售)三个阶段。所谓顾客获得就是在整个市场中找到企业的潜在消费者,而后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开始使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顾客保留就是让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的过程,使企业获得顾客终身价值的最大化;顾客开发(追加销售)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方法让它的顾客购买企业更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其中的产品包括原有产品的数量、与原有产品有关的组合产品以及与原有产品无关但顾客需要的产品。
  在顾客获得阶段,企业主要通过两种路径来使新的顾客开始消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分别是:中央说服路径和周边说服路径(见图1)。
  图中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是从企业或老顾客发出的。而后,如果消费者对这些信息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进行加工的动机,并凭借他们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判断它是否真的符合自身的欲望,如果是,那消费者就会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行为。这是中央说服路径,也是企业最常用的获取顾客的路径。这就体现了在顾客获得阶段,企业大多会运用到的交易营销理论。
  当然,这也不是企业获得顾客的唯一途径,当消费者对信息没有加工的动机或能力时,老顾客就会起到口碑作用,影响消费者继续向下前进直到购买行为的产生。在另一种情况下,当消费者没有动机或能力时也可能会主动找到老顾客,向他们寻求更多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加工信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老顾客成为影响企业新顾客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企业就应该加强与老顾客的关系,保持老顾客的忠诚度,为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口碑环境。
上一篇:营销规划视角下的感性消费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