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社会与现代营销(2)
2016-02-16 01:05
导读:和谐社会理念可以让企业持续获益。和谐社会理念要求营销者在营销活动中要考虑社会和道德的,营销必须平衡与评价公司的利润、客户满意程度和公共利
和谐社会理念可以让企业持续获益。和谐社会理念要求营销者在营销活动中要考虑社会和道德的,营销必须平衡与评价公司的利润、客户满意程度和公共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营销实践中这种营销观念已经被很多企业所利用,并取得到很好的成绩。很多公司因为在营销使命中增加了社会和谐目标而获益匪浅。比如,一家公司因为专门给广大的残疾人提供
就业机会而获得社会对其企业诚信度的提升;有家企业因为能够持续的支持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甚至有些企业让客户知道购买他们的产品本身就已经履行了他们的慈善义务而无需给慈善机构捐助了。
追求客户价值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如果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让客户满意那么就是成功的营销,是什么影响客户的满意呢?主要是看企业是否能为客户带来最大价值,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价值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客户因为购买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获得的利益,利益包括功能利益和感情利益,另一个是成本,就是客户因为获得这一利益需要支付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的总和。利益越大价值越大,相反,成本越大价值越小。
开发一个高度满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实际就是建立了一个和谐的客户与企业之间关系,这种关系在促进了和谐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持久价值:客户会更加忠诚于公司更久;为公司和产品说好话;向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建议;交易成本由于惯例化而得到节约。
企业为了实现最好状态的环境和谐还要建立企业内部价值实现系统的和谐有序,企业作为复杂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造者需要组织起不同的分工部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技术发展部门、采购部门、后勤部门、生产部门、营销与服务部门等,要使这一创造过程更为有效就需要建立起这些部门之间和谐关系,建立相互之间提供价值的链条,使每个企业内部单元都成为能够提供和创造价值的主体,因此,和谐社会的观念同样能够指导企业内部资源的组织和管理。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了使企业获得成功,还需要企业超越其自身的内部和谐的价值链,更需要考虑构建企业环境中其他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和特定的供应商及分销商建立起联盟和合作,以便形成协作统一的、互相提供价值的营销。
为了使得环境中各个主体能够持续的感到满意和有价值,企业需要建立营销网络来拓展自己的和谐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需要和环境之间不同主体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使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的紧密联盟或合伙人,比如将首次购买的客户转变为重复购买的客户,并能够拓展和谐的关系的广度,由一种产品和服务转化到选择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将各类的环境主体转化为企业拥护者,直至转化成企业的合伙人,共同开展工作。这个过程就是拓展企业和谐环境的过程。
用和谐理想指导高绩效业务的发育
和谐社会理想就是要在追求高绩效业务中处理好各种利益方,主要是如何很好的为利益各方提供满意的价值。具体来讲就是如何建立起和谐的利益关系方的各种关系、如何构建高效率的业务过程、如何合理配置好各种资源、如何建立协调统一的组织和组织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要构建涉及利益各方之间和睦相处、公平公正、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利益方只有企业的股东,实际上按照和谐社会的理想这是不完整的,基于企业的观,企业应该认识到了还有其他的利益关系方,他们是客户、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因为没有他们企业利润实现就没有办法保障。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应该是要让客户满意和高兴;给雇员以好的表现机会;使员工能够在企业工作中身心愉悦,保持对企业的高满意度;给供应商以临界点水平的满意(因为供应商和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认同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价格建立的利益关系,临界点体现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双方满意的状态)。在建立这种关系过程中企业必须要避免使得利益关系方之间感到不公平,所以各方关系的和谐主要应体现公平原则和均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