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文化考察之“神明裁判”(3)
2015-06-29 01:06
导读:[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 [2]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梁治平:法意与人情[M],北京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
[2]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梁治平:法意与人情[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31.
[4]何怀宏:神证·人证·物证[M],北京:大众文学出版社,2003.
[5]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6.
[7]高其才:中国习惯***[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8]俞荣根:羌族习惯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9]海乃拉莫(彝)、曲木约质(彝)、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9.
[10]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1]龙大轩: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悉[M],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2]张冠梓:论法的成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的起源运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4]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