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2)
2013-11-25 01:29
导读: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我国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实行了改革开放,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而又
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我国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实行了改革开放,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而又比较平稳地发展,我国GDP总值已经居世界第4位,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第1位,外汇储备占世界第1位。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继中国之后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同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事实充分说明,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发展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他明确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甚至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三、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同时,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效益仍然十分低下,整个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系数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过低;二是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太大,很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 三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相当严重;四是没有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体制改革。五是改革的前瞻性不够,即一些改革举措过多考虑了眼前的、局部的形势,相对忽视了长远的、全局的形势,过多考虑了既得利益阶层和社会强势群体的权益,相对忽视了新兴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因而较少考虑改革可能带来的“后遗症”和改革的可持续性。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从多方面进行认真地总结与反思,是完全正常和必要的。问题是如何反思,大体上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基本否定过去的改革,主张重走计划经济或集权经济的老路,主张重新拿起阶级斗争这个法宝,甚至主张用“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的,这是一条死路。因为,中国和世界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计划经济不仅解决不了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分配不公与腐败问题。如从一五计划起,到改革开放为止搞了20多年,看起来经济建设搞得热热闹闹,但由于效率太低,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其总的成就,按照李先念同志1979年在国庆30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中所说,“同亿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