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农村黑恶势力现象的成因及根除对策(2)

2013-11-28 01:19
导读:2.一些农村黑恶势力以黑护商,搞“地下经济”,非法经营。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村黑恶势力运用恐吓、暴力等手段非法讨债、“黑吃黑”或侵害有“灰

2.一些农村黑恶势力以黑护商,搞“地下经济”,非法经营。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村黑恶势力运用恐吓、暴力等手段非法讨债、“黑吃黑”或侵害有“灰色收入”的人群,命令债务人在限定时间内还债,对无力偿债的债务人轻则无端骚扰,重则绑架人质,而一些受害人(特别是那些谋取灰色收入者)因自身行为的非法性,不敢也不愿意通过正当渠道维权,于是只好忍气吞声,任凭黑恶势力敲诈勒索。近年来,因被非法追债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个案在农村时有发生。此外,黑恶势力还从事“黄、赌、毒”活动,开设色情场所,非法开采金矿等,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农村黑恶势力滋长蔓延的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黑恶势力滋长蔓延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历史方面的、也有现实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其中,国家对农村控制力度在某些领域的弱化及基层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在总体上作为弱势群体的处境及其内遏制系统的缺失,以及一些基层干部贪污腐败和对黑恶势力推波助澜是最主要的、根本的原因。
(一)国家对农村控制力度在某些领域的弱化及基层制度的不完善,是农村黑恶势力滋长蔓延的客观原因。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就领导全国人民创建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行政权力为核心、以阶级关系为纽带”的乡村治理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基本上彻底清除了黑社会势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广大农村产生了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是宣告了乡村社会“集权式乡村动员体制”的结束,国家控制农村社会的组织资源与经济资源严重流失,农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为黑恶势力的死灰复燃提供了条件与缝隙。二是新的农村治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在某些方面存在制度缺失。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开始了新乡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尝试,1998年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以“三自”、“四民主”为特征的村民自治制度,但这些模式和制度本身还不完善,缺乏对农村资源和利益进行整合的内在机制。三是在旧体制解体、新体制尚不完善的过渡期,集体主义观念、道德习俗等非正式控制力量在西方腐朽思想和封建糟粕遗留的联合冲击下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使得黑恶势力有机可乘。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极个别人私欲膨胀,以及农民内遏制系统的不完善,是农村黑恶势力滋长蔓延的主观原因。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在总体上有了明显增长,但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根本性、长期性、深层次因素并未完全克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其脱贫要求特别强烈。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在整体上偏低,5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60%以上处于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55岁以下40岁以上的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占65%;在4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毕业生的比例至今尚达不到50%,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仍然是当前我国农民的主体。
技术和能力的欠缺,使农民很难改变收入相对微薄的现实,极个别人在极端膨胀的私欲的驱使下,企图以不正当手段来满足不正常的需求和欲望,一些人甚至幻想通过组织黑恶势力来敛财暴富。众所周知,实施任何不法行为都必然要遭受社会的抵制,然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内遏

上一篇:浅析行政执法的人文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