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心态的变迁(2)

2014-02-21 02:44
导读:四、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心态朝着平和的方向发展 70 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上的重大发展,是民族心态从偏激走向平衡的前提。1971 年,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


四、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心态朝着平和的方向发展

70 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上的重大发展,是民族心态从偏激走向平衡的前提。1971 年,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从 1970 年到 1982 年,同我国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达 56 个,继而掀起了一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外

上一篇: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道德建设的丰富和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