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城镇化初探(2)

2014-04-07 01:15
导读:4、发展阶段(1977年到现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此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居民消费上升。由于知青返城和经

4、发展阶段(1977年到现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此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居民消费上升。由于知青返城和经济结构变化及就业扩张,我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也迅速上升,到1992年上升为27.63%。同时这阶段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的隐性失业变为显性,而逼使着农民不得不想办法谋出路。而且此时城镇化布局有了重大调整,由内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并集中,因而造成了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但是在城镇化动力和途径多元化的趋势下,它正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前进。
三、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城镇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如果大力发展城镇与中国国情不符,必将加剧人与土地、水等资源的矛盾,动摇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第二,城镇规模太小,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差。第三,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第四,城镇因缺乏支撑产业,进城农民易出现城市和农村两边住的“两栖化”倾向,还是没有真正实现离农。 第五, 。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成为“空城”。第六,在城镇经济发展方面,各地片面强调发展工业,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以及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第七,我国的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第八,当前城镇化水平滞后工业化约10个百分,低城镇化率愈发显现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 对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探讨:
90年代初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1990年到2001年11年期间,我国地级城市数量由188个增加到269个(除特别说明,本文数据指地级及地级以上城镇的市辖区数)。市区非农业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由31个增加到41个。城镇覆盖的面积达408.9万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2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 。虽然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但随着十六大的召开,中国城镇化建设正进入新阶段。
第一,我国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适度积极地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地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大战略。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要放在现有的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不能遍地开花,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繁荣小城镇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

上一篇:探析社会学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