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政治文明建设及其启示(2)
2014-04-08 01:47
导读:1.2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政治文明的内在保证,没有深入人心的意识文明,政治文明无从谈起。新加坡的意识文明建设主要体
1.2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政治文明的内在保证,没有深入人心的意识文明,政治文明无从谈起。新加坡的意识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其价值观的建设方面。
(1)亚洲价值观的培养
新加坡在国民教育中加强
英语教学的同时还强调对母语——尤其是华语的学习,以保证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包涵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物欲主义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不断冲击着新加坡国民的意识形态领域。为了解决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在人们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方面,树立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礼貌活动,坚决抵制了西方腐朽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侵蚀。
新加坡领导人深谙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新加坡的治国之纲,全力塑造一个崇尚德治,践行儒道思想的文明社会。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此广为宣传并积极推行了一项政策:尽量保存和推广传统的东方价值观念,强调家庭意识和对年老一辈的照顾,凡是有意和父母或子女三代同堂的家庭在申请组屋时可以获得优先分配,有意和父母或子女们就近居住者,政府也拨出款项资助他们购买组屋。
(2)共同价值观的培养
新加坡是一个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等多种问题相交集且难以解决的典型地区。各民族间由于历史上英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使得各民族间隔阂严重,甚至还造成了1964年华人与马来人两个族群间的流血冲突。为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在稳定中求得国家生存与发展,必须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此,新加坡政府有意识地淡化“意识形态”,由政府直接向广大国民大力灌输国家意识,要求国民超越自己的种族和宗教,确立对国家牢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安排政府组屋、学生的教育培养等各个细节方面,不断宣传“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20世纪末,因为政治经济突变因素增多,金融危机的威胁使新加坡受到了不小的挑战,由国会议员组成的新加坡21世纪委员会,通过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接触,在《新加坡21:同心协力,出类拔萃》报告书中提出了凸显共同价值观的21世纪五大理想: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家庭凝聚,立国之本;人人都会有机会;心系祖国,志在四方;积极参与,当仁不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3 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行为文明是内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