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2)
2014-04-24 01:15
导读:(二)、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 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 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统计,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33.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三)、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心态[3]
由于大学生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调查,时至今日,仍有7.3%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改进,以上这些不良倾向正在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现状
(一).西部创业,放眼长远[4]
近年来,沿海高校的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热情逐渐高涨,这固然与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有关,但主要原因是国家开发大西北政策指引和投资力度增加,使西部的吸引力显著增加,一方面为广大学生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待遇条件逐渐与东部接轨,许多名牌大学
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和新疆塔里木油田签了约,准备到那里当一名技术人员,做自己所热爱的专业本行,他们认为,做出这个选择并非"理想主义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决定.因为他们都曾到人才市场看过行情,他们觉得现在名牌大学毕业生要在沿海发达城市找份工作不算很难,但很可能要被迫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理想.尽管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但那里有广阔的事业天地等待开拓,与其在大城市做一份自己不
开心的工作,还不如到西部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使得边疆和偏远企业的实力和地位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塔里木油田就提出,本科生实习期年薪3万~4万,第二年不少于5万,并提供40平方米的住房.这样的待遇再加上广阔的塔里木盆地和美丽的新疆风光,更增添了人们的向往,有专家认为到西部创业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二).好的方面
1.自主择业意识。由原来的国家硬性分配向“双向选择”的转变,国家所给的“铁饭碗”已经打破,所谓的“铁饭碗”已不复存在。要想拥有自己的满意岗位只能由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这样,也就给了大学毕业生一个机会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而不再是过去的“我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你搬”的主体性意识的缺失。这种自主择业就体现在“我满意岗位,我选择你;岗位满意我,你选择我。”在这样的双向选择下,互动互利,进而形成满意的双边协议,有利于人才资源的恰当分配和利用,当然,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原来的大学毕业生根本不担心就业问题,“毕业就等于永远就业。”根本就不需要和少之又少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