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制度创新的逻辑规律(2)
2014-04-28 01:08
导读: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废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将企业的所有权收归国有,那么所建立的这种经济制度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种制度铲除了新的资产
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废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将企业的所有权收归国有,那么所建立的这种经济制度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种制度铲除了新的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源。这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共同管理国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这就是列宁1917年首先创建的社会主义社会。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28年(1921~1949)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从而在中国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
创新逻辑分析:
1.相反推理:
已知:企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剥削
联想:私有制~公有制(相反关系)
推论:企业生产资料公有制→平等
实践:企业生产资料公有制→平等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
2.相反推理:
已知:资产阶级专政→人民受压迫
联想:资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相反关系)
推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
实践: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的逻辑分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证明,单一公有制的经济制度虽然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但由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所以难以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从而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致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人民的意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决定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决心在中国实行经济改革,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经济的道路。既然单一所有制在中国难以迅速改变中国的贫困面貌,那么是否建立一个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制度可以较快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呢?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中央首先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入手,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对企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