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历史性贡献(2)
2014-04-28 01:08
导读:1949年3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处于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也即将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适应这种将要到来的转变的需要,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
1949年3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处于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也即将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适应这种将要到来的转变的需要,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党在革命胜利后的两个任务:一是进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他要求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全党同志必须从只会进行军事斗争转变到“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强调要看到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向城市,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学会管理城市、管理商业、管理经济,要建设好新中国。舍此,别无它途,“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地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二是从思想认识上明确党获得执政地位后所面临的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党内,也来自党外。从而向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经受考险的警钟。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一方面向全党同志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另一方面毛泽东告诫全党“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实际上毛泽东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执政不容易,要长期执好政更不容易的清醒意识。唯其如此,毛泽东才言之谆谆:“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拿枪的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进北京前,毛泽东还把党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并警醒全党同志“考得不好还要退回去”。历史演进完全证明了毛泽东的高瞻远瞩,糖弹之外的金弹银弹乃至肉弹都屡见不鲜。最为可贵的是毛泽东还指明了预防的途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阐述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既是对党以往局部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党即将在全国执政前景的展望和要求,这个对自身地位即将转变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开始的对党如何执政的积极探索,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序幕,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序幕。他无疑为党从革命走向执政做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二、毛泽东对党全面执政条件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明确了党执政的许多基本原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战火中走来的共产党人意气风发,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