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2)
2014-06-24 01:10
导读:1981年至1986年,是开拓进取阶段。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做出的科学评
1981年至1986年,是开拓进取阶段。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做出的科学评价,为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但研究仅是初步的,有创建性的成果尚不多见,而且以“注释”为特色,关于毛泽东生平、著作、思想体系研究的专著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学者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由于他们接触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公开的大量档案资料,同时受《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影响,一些左翼研究者觉察到过去研究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修改、调整、充实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了更高层次的研究,与国内学者的交往也日益增多。梁怡指出,澳大利亚的中国革命史研究在近20年发展得比较快,特别是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果。由于政治气候变化,虽然前苏联、东欧学者的攻击性论著剧减,但第三世界的“毛泽东热”也明显减退。
1987年至1993年,是逐步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研究团体和大型学术活动增多,领域得到拓宽,研究人员由分散趋向集中,选题由自发议定走向统一规划。有十几个省市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组织,如全国性团体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地方性团体湖南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呈全方位态势深入展开,并且与错误思潮有所交锋(少数研究者带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著述,曾经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综合性的研究朝辞书、丛书方向倾斜,有《毛泽东思想辞典》《毛泽东风范辞典》《毛泽东著作大辞典》《毛泽东墨迹大辞典》《毛泽东诗词大辞典》《毛泽东大观》《毛泽东思想宝库》等工具书和《毛泽东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与实践》《毛泽东的艺术世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大型丛书。1993年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学术活动频繁,研究进入高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994年至今,是稳定发展阶段。1994年以后,毛泽东思想研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一定进度。王世谊等认为,人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研究毛泽东思想,从研究中看到了新的内容和开拓了新的实践,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回答新问题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时期主要是结合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重要论述进行研究,从而丰富和拓展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同时,有三个重要的会议不能不提及,这就是在1998年随着周恩来、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的相继到来,中共有关部门主持召开的两个高水平的全国大型学术讨论会,以及随后召开的纪念张闻天诞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