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鸟瞰地看,在儒学全盛的德川一江户的漫长时期(1603一1867),无论是朱子学派的山崎暗齐(1618-1682)、贝原益轩(1630-1714)、雨森芳洲(1648-1755),阳明学派的中村藤树(1608-1648)、熊泽蕃山(1619-1691)、佐藤一齐(1772-1859),还是古学派的山鹿素行(1622-1685)、伊藤仁齐(1627-1705)、获生徂徕(617-1728),以及水户学派等等,尽管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大有不同,或重居敬修道(暗齐),或重格物致知(益轩),或讲天地活物(仁齐),或讲礼乐刑政(徂徕)…··,但重要的是,它们在不同形态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共同特色,这就是神秘主义与经验论(亦即非理性与重实用)的携手同行。这特色既充分表现了,又反过来增强了日本本土固有的基本精神和文化心理,而与中国儒学相区别。
所谓"神秘主义"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坚持日本本土的神道传统来接受中国儒学,以不同方式将中国儒学与本土神道交会、结合在一起,所谓"神儒一体"是也。在这里,神道是根本,是基础,是源泉;儒学则是枝叶,是辅翼,是表现。有如吉田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