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之比较(2)
2014-07-16 01:09
导读:中国的实践经验证明,经济体制改革总要以某种程度的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没有一 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本身就不可能提出来,更不用
中国的实践经验证明,经济体制改革总要以某种程度的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没有一 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本身就不可能提出来,更不用说取得成功;经济 体制改革的成功,反过来又会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对它提出更高要求,二者呈良性互 动关系。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22年来,中国之所以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从三中全会起,首先改革政治体制。如果不是三中全会 打破新的个人崇拜、个人集权,发扬党内民主,恢复正常的社会政治秩序;如果不是对 党的领导体制、组织体制、干部体制及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使我们党形成了一个 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我们就不可能打破思想僵化、端正路线,不可能顺利地 实现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实现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而也就不可能获得经济改革的 巨大成功。中国的改革,正是由政治体制改革起了先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是 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开始的,“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 就是最大的民主。”[5](P.252)这就说明,包产到户不仅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 方面,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及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日益增强,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着重讨论了 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提出要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