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2)
2014-07-23 01:31
导读:二、社会阶层分化的消极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肯定其积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否认
二、社会阶层分化的消极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肯定其积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否认阶层分化可能产生的弊端。事实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潜伏的矛盾很多,面临的问题也是很棘手的。
当代中国阶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由许多具体矛盾构成的复杂体系,它们分别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领域表现出来。其中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一切矛盾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中国当代的阶层分化促使了社会个体自主意识的复苏,使公民自愿参与政治以保护自身利益的趋势不断增强,但不同阶层的政治参与水平都参差不齐,表现为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而各阶层政治参与的不平衡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对早已习惯了旧的社会生活秩序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阶层分化中存在着广泛的社会焦虑现象。这种社会焦虑固然有人们难以在短期内适应阶层分化的主观因素,但它更主要的是对阶层分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心理反应。当前人们的心理焦虑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公平感,这是对阶层分化在起点、规则和结果各方面不平等现象的自然反映;二是受挫感,一些社会地位相对下降或社会地位一直很低的人,在心理失落中,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改变现实的挫折感;三是危机感,由于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阶层,在市场经济和阶层分化的大潮面前,产生了朝不保夕、前途暗淡的危机感。
上述这些广泛而尖锐的社会心态问题,在阶层分化过程中产生了剧烈的社会精神阵痛,使人们经受了许多额外的心理煎熬。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社会焦虑的广泛存在,还极大地抑制了阶层分化本身可能产生的社会激励效应。比如特权阶层和违法乱纪的人能迅速提升自己社会地位,那么对于内心充满了不公平感的人来说,阶层分化自然也就丧失了激励他们自我奋斗、勤劳致富的意义,甚至容易引发出“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捞一把是一把”等扭曲心理。而对于内心充满了“受挫感”和“危机感”的人们来说,阶层分化则更容易使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抵触情绪。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积极应对阶层分化的措施
上述阶层分化的双重效应,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促进社会阶层的分化,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社会利益的整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协调和保障各阶层合法权益
如前所述,社会阶层利益矛盾与利益竞争在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解决与协调,更多地必须依靠法律。通过法律与法规的规范,使利益矛盾协调化、利益竞争程序化。这种阶层利益矛盾的依法协调过程和社会矛盾的依法解决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法制制度和法律体系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阶层分化出现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