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精神进一步做好党员教育(2)
2014-09-05 01:40
导读:应当肯定,过去几年,我们省的党员教育工作是有成绩的,对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应当肯定,过去几年,我们省的党员教育工作是有成绩的,对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拚搏、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周福坤、李常水、艾爱国、郭树人等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但是也要看到,党员教育工作同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也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尚不够有力,不少地方的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有些党组织对这项工作还不够重视。党员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三个代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党员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识跟不上迅速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二是相当一些党员掌握新知识不够,缺少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三是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在少数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中存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战斗力,我们绝不能无动于衷,任其发展,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论述的要求,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教育,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既要继承我们党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又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和党员队伍的新情况,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
在党员教育内容上,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邓小平理论教育。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学习邓小平理论,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很难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很难有坚强的党性,也就谈不上是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真正的先进分子。我们一定要改变一些党的组织埋头于具体事务,不重视党员理论学习的状况。要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作为党员教育和整个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掌握贯串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之所在。现在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信心不足,摇来摆去。各级党组织必须认识到讲理想信念和坚持“三个代表”的一致性,大力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广大党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并教育引导党员在为实现现阶段纲领而努力奋斗的同时,始终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