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解放生产力(2)
2014-10-07 01:08
导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七届二中全会以及以后召开的“八大”做出的关于工作重点转移转移到经济上来的决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而使我国失去了一次实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七届二中全会以及以后召开的“八大”做出的关于工作重点转移转移到经济上来的决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而使我国失去了一次实现经济起飞的历史机会。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综全国力不断加强。再次印证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论断的无比正确性。从毛泽东的“解放生产力”到邓小平的“发展生产力”,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过程,纪录了中国共产党人探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她告诫我们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不渝地、一心一意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才会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阶级和革命的方向来说,在本质上是与各种腐败现象对立的,所以我们党在执政后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同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这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所提出的一重要指导思想。我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加入共产党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生命危险,这种客观上的限制使许多投机分子不来参加共产党,党的整个队伍是比较纯洁的。党也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广大党员的世界观得到改造,成功地把一个非无产阶级出身占绝大多数的党建设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党取得政权后,由于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党内“意志薄弱者”就有可能锐变为腐败分子。这就需要我们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体制上对权力加以约束,使我们党保持一个纯洁而有战斗力的执政党。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我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的防止腐败的思想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坚持“两手抓”是颇有启迪的。20年改革的成功实践证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要坚决克服和消除腐败现象,防止新形势下的“糖衣炮弹”的袭击。尽管这是个别现象,但是,个别的腐败现象严重地侵蚀了我们的机体,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所以,“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就得干多久。”我们既要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多种经济成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又要象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