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越南外交(2)
2014-10-08 01:18
导读:1991年6月,在革新初见成效,柬埔寨问题获得政治解决,中越关系坚冰业已打破,越 南与东盟的关系趋于好转,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在即
1991年6月,在革新初见成效,柬埔寨问题获得政治解决,中越关系坚冰业已打破,越 南与东盟的关系趋于好转,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在即等内外形势下, 越共“七大”在河内举行。“七大”进一步发展了“六大”以来的对外路线,明确了“ 维护和平,扩大对外友好合作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营造有利的国际环 境,并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民族独立、社会民主与进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总括性 对外任务;将“广交友,少树敌”口号发展为“越南愿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成为朋友” 的外交方针;特别是提出了“在和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上,不论政治—社会制度差异, 与所有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的新主张。在苏联尚未最终解体的背景下,“七 大”虽然保留了“始终如一地加强与苏联的团结与合作”的表述,但同时也加进了“革 新和提高旨在满足各自国家利益的越苏合作效果”等新提法。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越 南已基本摈弃原先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及对苏“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全方位”外交路 线已显雏形。以此为标志,越南外交战略的调整基本完成。
“七大”闭幕后不久,越中关系正常化和苏联解体相继成为现实,越南与东盟、美国 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改善,越南对外关系有利和不利的两面同时呈现。总的来看,与中国 、东盟和美国改善关系带来的有利面大于苏联解体导致的不利面。在此背景下,为了开 创对外关系新局面,1992年6月中下旬召开的越共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具体化了“七大 ”制定的外交路线,着重强调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维护民族利益与发扬国际主义的关系 ,独立自主与促进全方位、多样化的关系,在对外关系中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参与地 区合作、扩大同所有国家的关系与注重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扩大在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全方位、多样化的对外关系”和优先发展周边关系等重 要方针。截至越共“八大”(1996年6月)召开时,越南已加入东盟,与美关系正常化即 将实现,越南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基本形成,因此,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全方位、多样化 ”的提法被正式写进了“八大”《政治报告》。“八大”对外交政策的表述主要是:“ 本着愿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成为朋友的精神,越南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广泛开放,对外关 系全方位、多样化的对外路线,为争取和平、独立和发展而奋斗。”越南将“大力增强 同邻国及东盟各国的关系,不断巩固同各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重视同各发达国家及世 界上各经济、政治中心的关系”。“八大”对外路线显然是对“七大”路线的进一步发 展与充实。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进入新世纪伊始召开的越共“九大”(2001年4月),在对外政策上继承多于发展。继承 主要表现在继续贯彻“八大”对外路线的基本内核,即“独立、开放、全方位、多样化 的外交政策”;发展则主要体现为,在重申“愿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成为朋友”的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