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2014-11-11 01:07
导读:二 经济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各类经济组织,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行体制创新,建立必要的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确保国
二
经济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各类经济组织,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行体制创新,建立必要的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当今时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这已为我国的历史所证实了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建设资金、管理经验、管理体制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实践证明,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要缩小差距,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
现在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为此必须进一步对外开放, 多渠道吸引外资投入到西部建设中去。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 ]“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展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历史证明,兴盛与开放相伴,落后与封闭同在。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联系 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更大,我们应抓住全球化的这一历史性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 ,加大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力度。这样,可以得到现代化建设所 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 生活的改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 济技术发展规律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 国策。”[3]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发展越来越与他国的经济发展相连,这主要体现在各类经济组织的活动中。战后,国际性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层出不穷,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加入各类经济组织当中,才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我国的经济。还可以借用集体的力量来缓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现在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中的各经济组织的游戏规划也主要是它们制定的,体现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我们一定要参与各种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才能参与各种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以体现我们的意志,实现我们的利益,使全球化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留有更大的余地,以减少因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贸易歧视而带来的损失。
参与各类经济组织一定要审慎,不能盲目地接轨,必须考虑我们的承受能力。我国现在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各方面体制、规章还不成熟、不完善,这是我们参与各类经济组织时所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是明智的、务实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盲目地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参与经济组织要让度部分经济主权,这是难免的。但重要的是,权衡利弊得失,要不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上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此,这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向国外转移其部分产业、生产部门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我们要抓住这一全球性的结构调整的时机,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