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2)
2014-12-01 01:15
导读:二、执政环境对党执政活动的影响 执政环境的内容丰富多彩,从不同方面制约着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影响着执政效果。良好的执政环境,可以为执政党提
二、执政环境对党执政活动的影响
执政环境的内容丰富多彩,从不同方面制约着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影响着执政效果。良好的执政环境,可以为执政党提供并创造丰富的执政资源,有利于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恶劣的执政环境,会加大执政的成本,不利于执政能力建设,甚至会威胁到执政地位。
(一)各种环境特别是民众环境的支持是党顺利执政的前提。政党是为实现所代表阶级(层)的利益力求取得和保持国家政权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成为联系人民群众与国家政权的桥梁和纽带,是公民参政议政的工具。国家政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作为“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必须征得全体公民的支持和赞同,才能通过对国家政权的掌控来实现其政治目的。
(二)执政环境是执政能力得以提高的基本源泉。党的执政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汲取以往的执政经验和教训。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执政55年的六个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党执政后所取得的宝贵财富”。党只有在吸收执政环境为党提供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三)执政环境制约着执政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给党提出了完成现代化建设等三大历史任务,这决定了党的执政活动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执政的形式也是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执政的方式就是党管一切的“一元化”领导方式,其主要特征就是高度集权,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执政的方式只能是依法治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执政环境影响执政党的内部凝聚力。在执政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较多的情况下,党员就会增加对其所属政党的认同感,就有利于执政党的内部团结;当执政党遭受非议较多的时候,党员对党的不信任度就会增高,这时候就容易诱发党思想上或组织上的分裂,弱化其执政能力。执政38年的日本自民党就是在不断分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其执政地位的。
三、努力适应和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
一个政党若想提高执政能力,从而长期有效执政,必须正确认识与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形成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重要原因就是未能正确应对执政环境的变化。所以说,科学认识执政环境是营造良好执政环境的基本条件,努力适应执政环境是营造良好执政环境的必要条件,积极改善执政环境是营造良好执政环境的外在动力。
(一)优化执政国际环境
1.必须坚持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奠定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
要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而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2.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