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2)

2014-12-10 01:45
导读: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和平演变的需要。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坚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和平演变的需要。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坚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艰巨任务。尽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会是十分尖锐的。邓小平同志就此明确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因此,“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他告诫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与粉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图谋,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联系了起来。
  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保证党和国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必要条件。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因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就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与年龄偏大的老干部相比,年轻干部身体好,思想比较活跃,再加上他们自身所具有的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把这些人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就为保持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邓小平同志说,要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尊重新陈代谢的规律,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问题。1986年前后,根据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干部队伍要年轻化,以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没有一批年轻人,活力保持不了,创新也不容易,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推向前进。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实现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联系了起来。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这个问题的历史意义,邓小平同志使用过“大问题”、“战略问题”、“百年大计”、“最大的事情”、 “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带根本性质的问题”等重要提法,并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了深刻阐述。他要求全党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告诫全党同志尤其是老干部,“别的工作做不好,固然要做自我批评,这项工作做不好,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造就一代人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有个工程周期,必须着眼于长远,着手于眼前,着力于基础,扎扎实实地从早从紧抓起。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照什么样的标准和方针培养选拔干部,这是关系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德才兼备”思想,提出了更为明确、更为具体的要求,并且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根据党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推进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早在1980年12月25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上一篇: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也谈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