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建设(2)
2015-02-08 01:07
导读:(二)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传统大家庭慢慢解体,“核心家庭”成为家庭构成的主要方
(二)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传统大家庭慢慢解体,“核心家庭”成为家庭构成的主要方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旖,进一步降低了形成传统家庭类型的可能性,加快了家庭核心化的速度。在城市家庭中,独生子女已十分普遍。当家庭中唯一的孩子外出就读、
就业或成家另立居室后,家庭马上陷入“空巢”。
(三)社会变革导致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
工业化、城镇化不仅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提高,也改变了城市单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他们离家的半径不断延伸,时间逐渐延长,业缘关系日渐强化,从而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缘关系淡化,推动代际分居的趋势加强。同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子女搬离父母,进一步促使“空巢”家庭的产生。
三、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精神慰籍,孤独感严重
大部分城市“空巢”家庭的老年人远离工作和同事,家庭中又无最亲密的子女陪伴,再加上城市邻里之间的关系较乡村淡漠,行动不便、观念保守的老年人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减少,有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甚至几乎与正常的社会生活隔离。孤独感和消极的情感体验降低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同时会降低老年人抵御身体疾病的能力。
(二)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生活面临不少困难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因生理机能退化,越来越需要生活照料,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源,而“空巢”家庭造成的家庭照料资源减少,使得老年人的这一需求难以满足。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人,这一问题尤其严重。一些老年人难以使用交通工具,不便上街购物,部分老人连卫生或饮食作息等基本自我照顾环节也感到困难。如果再遭遇疾病,身边缺乏子女悉心照料和陪护的“空巢”老人非常容易陷入无助甚至危险的境况。由于城市中家庭空间越来越封闭,不少子女由于工作压力大,问候和探望父母的次数少,甚至导致了不少独居的老人病死家中多日后才被发现的事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收入水平降低,保障不足
“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失去劳动能力带来的收入保障。根据北京市2003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享受“低保”的老人中有3/4是“空巢”老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照料、疾病和保健等方面的费用将不断上涨。由于大部分城市“空巢”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之间通婚,在一段时期内将面临一对夫妇供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的状况,“空巢”家庭的供养资源也正在减少,供养力在下降。因此,“空巢”家庭养老的供给和需求矛盾较其他家庭更加突出。
四、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空巢”家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不断增加,而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空巢”家庭保障功能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将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