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就业危机何在(2)
2015-02-13 01:00
导读: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的统计佐证了杨武星的分析:2000年,上海招聘单位要求应聘人员的平均工作经历为2.98年。而在5年前,几乎没有企业提出过这方面的
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的统计佐证了杨武星的分析:2000年,上海招聘单位要求应聘人员的平均工作经历为2.98年。而在5年前,几乎没有企业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上海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的金平说,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招收新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手可能造成企业成本的大幅度增长,因为企业要对他们重新进行培训。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人事行政经理算过一笔账:公司去年招收了20多名应届毕业生,由于不能马上上岗,公司对他们进行了1-3个月的企业理念、职业技能和相关软件技能的培训。在这期间,他们不但不能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相反,公司替他们光支付专职培训师的酬劳就花去数万元,还要支付他们每人每月3000元的工资。公司很不划算,所以,再招聘时,所需“熟手”的人数就比新手多了一倍。
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圈:新手永远是新手,永远难以就业。那么,谁能帮助他们转变成为“熟手”,从而帮助他们就业呢?或者说,谁能为他们成为“熟手”付成本费?
青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成本谁来掏?
在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是青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过去,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下岗和失业的中年人强化和更新职业技能,从而恢复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谁也不会想到,短短的时间里,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危机,更需要社会给予最直接最实际的援助。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祝均一局长认为,上海青年失业的主要障碍在于就业意识差、就业技巧欠缺和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符。上海为此要突破三个瓶颈:一是帮助年轻人提高职业技能;二是增加他们的就业经验;三是打造他们的职业精神。他表示,上海会学习和借鉴德国、瑞典、英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用国际化模式缓解目前的青年就业危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学习和借鉴的最直接收获就是像方嘉彦这样为就业而愁眉不展、度日如年的失业青年,在迎来2002年灿烂春光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崭新的人生。“今年3月份,我在收音机里听到,政府决定对本市失业青年实施‘职业见习计划’,组织失业青年到重点发展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进行实践性见习,并且给予一定的见习补贴。这个消息让我感到意外和震惊,政府花钱培训我们,帮助我们增长工作经验,为我们就业创造条件,我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好事……”
方嘉彦激动地跑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参加职业见习。他说:“这是帮助我增加工作经验、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