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党群关系建设的新思路(2)

2015-03-05 01:09
导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新的视角和思路,“党群关系和谐”的理念就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 二、“党群关系和谐”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标志着对

  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新的视角和思路,“党群关系和谐”的理念就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
  
  二、“党群关系和谐”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标志着对党群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群关系建设的新要求和现阶段党群关系的特征。“和谐”是指党群关系处于和睦、协调的良好状态,其基本含义是:
  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群实现和谐的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古今中外一切非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治势力,为取得和巩固政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依靠和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力图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决定其“爱民”政策只能是“牧民”,缓和与群众矛盾的方法,不外乎“体恤”、“安抚”、“教化”等等。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剥削阶级的生活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同爱牛差不多,为的是用牛耕田,从牛身上挤奶。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这生动说明了党同群众血肉相连、利益一致的关系。只有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才能够实现党群关系的真正和谐。
  2.和谐意味着在差异中寻求一致。和谐首先要求尊重差异。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不表明二者之间的“无差别境界”,执政党和它所领导的群众之间,由于地位不同,势必产生差异,包括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普通群众不可能了解执政党干部特别是领导层掌握的全部信息;二者的职责不同,执政党必须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多地考虑国家安全和民族福祉,普通群众虽然也对此负有责任,但一般讲只要履行公民的义务就可以了。信息不对称和职责不同导致二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对民生问题的切身感受不同,一般说,执政党干部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总比普通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要好很多,所以他们对民生问题虽然也有认识,但往往缺乏困难群体那样的切肤之痛。存在决定意识,地位不同造成的差异是客观现实。党群和谐不是要抹杀差异,而是在差异中寻求一致。这种一致,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形成整个民族建设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社会共识。在坚持共同理想和社会共识的前提下允许保留不同思想观点,达到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和谐表明承认矛盾和积极化解矛盾。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不谋私利的政党,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党不是抽象的,是由个体的党员和干部组成的,从微观上看,现实中党员和干部有着自己的具体利益,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也会发生利益问题,也会因利益问题而产生摩擦和矛盾,影响党群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问

上一篇:探析当代大学生性行为的伦理规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