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新时期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2)

2015-09-21 01:01
导读:二、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必要性 1.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表现 在我国,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

  
  二、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必要性
  
  1.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表现
  在我国,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既离开土地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了他们缺少自由迁徙权、平等劳动权等,受到很多城市各种政策壁垒的排斥,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今,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再就业之路上困难重重,长期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理应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2.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到春节前,我国返乡农民工约为7000万人。春节后,有80%以上农民工已经进城务工。其中,有4500万已经找到工作,其他人处于寻找工作状态;近20%就地就业或创业或寻找工作。以此推算,近2500万农民工仍处在工作不稳定状态,仍然面临着再就业的种种困难。因此,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势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
  3.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助于扩大我国内需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此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带动型至关重要,而其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则显得更为迫切。目前,我国在全国各省市实行“家电下乡”的利农政策,旨在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农村消费。然而,农村消费的增长是建立在农民有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来源,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刺激经济增长。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工资性收入在我国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信息,2008年浙江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中从业或外出从事各种劳务以及在非企业组织中从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471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为50.9%,而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到全部收入增加额的62.4%。2005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941.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0.4%,比2004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9.1%。2004年以来,江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07年已达3476元,也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尽管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不尽相同,但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都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而且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工作,保证他们的工资收入来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有效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意味着使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重返城镇实现再就业。我们的政策实施则在于促进返乡农民工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快实现

上一篇:浅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