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2)
2015-10-21 01:11
导读:沃尔兹对安全而非权力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M.Walt )的“威胁平衡”(balanceofthreat)理论。与沃尔兹一样,沃尔特也认为,在无政
沃尔兹对安全而非权力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M.Walt )的“威胁平衡”(balanceofthreat)理论。与沃尔兹一样,沃尔特也认为,在无政府 的环境下,制衡而非追随是国际政治中更为常见的国家行为。但沃尔特认为,既然国家 追求的是安全而非权力,那么必然会对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一方作出反应,即国家制 衡的是威胁,而非权力。权力虽然重要,但权力本身并不等于威胁。威胁一国安全的并 非总是权力最强大的国家,有时,虽然一国的权力不是很强大,但由于对它国形成了直 接的威胁,则被威胁国也会与较强的一方结盟以应对最具威胁的敌人,这种行为应被视 为制衡而非追随。那什么是威胁呢?沃尔特认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1)权力总量(aggregatepower),(2)地理位置邻近(geographicproximity),(3)攻击能力(offensivepower),(4)侵略意图(aggressiveintentions)。一国的权力大,或地理位 置与它国接壤,或攻击能力强,或侵略意图彰显,都可能成为威胁源,成为制衡的对象 。(注:StephenM.Walt,TheOriginsofAlliances,IuhacaandLondon:CornellUniversityPress,
1987,pp.21-28.Seealso,StephenM.Walt,“Alliance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