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2)

2015-10-21 01:11
导读:沃尔兹对安全而非权力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M.Walt )的“威胁平衡”(balanceofthreat)理论。与沃尔兹一样,沃尔特也认为,在无政

  沃尔兹对安全而非权力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M.Walt )的“威胁平衡”(balanceofthreat)理论。与沃尔兹一样,沃尔特也认为,在无政府 的环境下,制衡而非追随是国际政治中更为常见的国家行为。但沃尔特认为,既然国家 追求的是安全而非权力,那么必然会对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一方作出反应,即国家制 衡的是威胁,而非权力。权力虽然重要,但权力本身并不等于威胁。威胁一国安全的并 非总是权力最强大的国家,有时,虽然一国的权力不是很强大,但由于对它国形成了直 接的威胁,则被威胁国也会与较强的一方结盟以应对最具威胁的敌人,这种行为应被视 为制衡而非追随。那什么是威胁呢?沃尔特认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1)权力总量(aggregatepower),(2)地理位置邻近(geographicproximity),(3)攻击能力(offensivepower),(4)侵略意图(aggressiveintentions)。一国的权力大,或地理位 置与它国接壤,或攻击能力强,或侵略意图彰显,都可能成为威胁源,成为制衡的对象 。(注:StephenM.Walt,TheOriginsofAlliances,IuhacaandLondon:CornellUniversityPress,
1987,pp.21-28.Seealso,StephenM.Walt,“AllianceFormation 

上一篇:关于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失衡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