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缘战略与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关系的发展(2)
2015-10-22 01:15
导读:(二)东盟的制约 越、老、缅、柬相继加人东盟标志着大东盟的最终形成。为了早日实现真正的一体化,东盟强调对外朋一个声音说话,并企望借助集体的力
(二)东盟的制约
越、老、缅、柬相继加人东盟标志着大东盟的最终形成。为了早日实现真正的一体化,东盟强调对外朋一个声音说话,并企望借助集体的力量处理对外关系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些成员国就寄希望于在南海争端上协调内部立场并以东盟的名义与中国展开谈判,试图改变自身单打独斗的局面并牵制中国。因此,不排除如果中南半岛国家与中国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会受到东盟其他国家的关注、怀疑甚至是干预的可能性。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在与越、老、柬、缅等国经济合作方面,通过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项目安排,原东盟六国必然会在经济贸易、资源获得、市场准入等方面具有某些其他国家享受不到的优势。同时,东盟的活动章程也限制着成员国之间及其对外交往的行为。例如,l999年l0月,越老柬领导人举行“非官方”首脑会议,讨论“加强三同友谊的重要性和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及“发展角关系和改善
交通运输联系”等问题。这引起了东盟其他国家的疑虑和不安,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东盟小集团形成的迹象,东盟将面临分裂的危险。
(三)区域外力量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l世纪,美国积极重返中南半岛,继续维持与泰同的亲密盟友关系,以民主、人权等为借口不断加大对缅甸军政权的压力,千方百计向老挝、柬埔寨渗透,与昔日对手越南的关系更是急剧升温。俄、日、印、欧盟、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争先恐后加强同中南半岛诸国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中南半岛国家也开始调整对外战略,积极发展同美、日、印、欧盟等同家和地区的关系。例如,缅甸在继续保持同中国的密切关系的同时,缅印关系也不断升温。2007年6月,阮明哲实现了越战后越南国家主席的首次访美,这1口f能导致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左右摇摆,缺乏稳定性。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中国加强与中南半岛国家关系的措施
面对中国同巾南半岛诸同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该地区采取“经济优先,政治跟进,以经带政,以经促政”的地缘战略,加强同这些同家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引导该地区的地缘战略环境向有利于巾围的方向发展。
(一)增信释疑,睦邻友好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实践“睦邻、富邻、安邻、稳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保持同中南半岛各国领导人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完善现有的东盟与中国“10 1”领导人会议机制,加强在联合同、东盟地区论坛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组织和会议中的合作,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逐步开展双边军事交流活动,加强在反走私、禁毒、打击海盗等方面的合作。要以事实向它们证明:中国确实是一个负责任的围家,中国的发展强大带给它们的发展机遇和实际利益远远大于威胁,从而解疑释惑,建构起中闰与中南半岛国家稳定、和谐的关系。
(二)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双方要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重点加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通讯和相互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改善双方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建设,健全法制,优化投资环境;继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不断拓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