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评价模型(2)
2015-10-31 01:04
导读:2 评价模型 2.1 临界点的确定 临界点前后,生产函数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利用邹氏检验法来判断结构稳定性。邹氏检验法是邹至庄(GregoryC.Chow)提出的,
2 评价模型
2.1 临界点的确定
临界点前后,生产函数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利用邹氏检验法来判断结构稳定性。邹氏检验法是邹至庄(GregoryC.Chow)提出的,用于判断结构在预先给定的时点是否发生了变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把时间序列数据分为两部分,其分界点就是检验是否发生结构变化的检验时点。在此基础上,利用F检验来检验由前一部分n个数据求得的参数与由后一部分m个数据所求得的参数是否相等,由此判断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邹氏检验法如下:
1)当m>p(p表示解释变量的个数)时,公式是:
附图
对于预先给定的特点时点可以用邹氏检验法去检验有无结构变化。但实际上,往往并不知道应选择哪一时点为检验时点。因此我们并不预先推定被认为是发生了结构变化的时点,而是应用邹氏逐步检验的寻求转折的方法。其方法是对把整个观测期分为两部分的所有分界点分别应用邹氏检验法。用上述的n和m来说明,n从p,m从n m-p开始,分界每次移动一个观测点,直至n到n m-p,m到p。每次移动都对分界点进行邹氏检验,以明确结构发生变化的时期。
如果逐步检验未能发现临界点,说明在整个观测期内,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结构没有可观测到的显著变化,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未见效果。
2.2 经济效益与投入要素结构变化度量
如果临界点存在,说明传统产业在应用高技术改造后投入产出的关系结构发生了变化。度量这种结构变化很有必要,这有助于明确下一步技术改造的方向。邹氏检验法只能用于检验结构是否变化,并不能说明投入产出的作用方程具体发生了何种变化。我们可以引入虚拟变量来测量投入产出的具体变化情况。
首先寻找出影响经济效益Y的主要因素,假设为X[,1],X[,2],…,X[,n],这一过程可根据经济理论或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引入虚拟变量D,在整个观测期内Y与X[,1],X[,2],…,X[,n]的作用关系可用多元回归形式表达如下。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附图
根据整个观测期数据对对包含有虚拟变量的单一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对虚拟变量D的系数进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若变量DX[,k]的参数是显著的,就说明在高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投入要素X[,k]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方式发生了改变,具体的改变大小就可以通过函数关系f[,2]反映出来,这就揭示了高技术改造对投入产出关系的作用途径。
3 模型的讨论
关于本模型,有以下几点需要指出。
(1)邹氏检验法可以发现结构在某时点是否发生了变化,但不能判断这种变化是一时的还是持续的。因此,在用邹氏检验法发现结构在某时点发生了变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推断这种经济效益的变化是否是可持续的,若为可持续的,才能认为是临界点。
(2)经济效益的一个显著变化可能是技术改造带来的,也可能是政策变化、市场状况的变化带来的,因此如果观测期中,政策、市场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即使临界点存在也不能断定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