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管理改革(2)
2015-11-03 01:08
导读:二、准确理解事业单位的基本涵义 对于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问题虽然存在着不同看法和意见分歧,但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给
二、准确理解事业单位的基本涵义
对于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问题虽然存在着不同看法和意见分歧,但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给了事业单位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和界定。该《条例》指出: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运用辨证观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加以理解,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事业单位特定的角色定位使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整体效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不是唯一性,它在保证社会公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允许其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价格标准向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可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既包括社会效益,也包括一定的经济效益;既提供无偿服务,也提供有偿服务。
2、国有性。事业单位的国有性是国家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所决定的,也是区别民办非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举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而非经济利益驱动,况且纳税人已